2016年08月19日 星期五
“黑”科技遮不住体育精神之光
□ 张盖伦

    里约奥运会赛程已经过半,这届开幕前就被段子手玩坏了的奥运会,还是成为了科技秀场。

    从场地器材到计时计分系统,从运动员脚上的球鞋到身上的泳衣,从运动训练的营养到运动康复的技巧……难以想象,假如离开现代科技,竞技体育将会怎样。

    而纵观整个奥运会的发展史,也是一段科技对体育由辅助到主导作用的演变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后的很长时间,比赛都显得“原始”。渐渐地,科技开始在奥运会中展露头角。第5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采用了电动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设备,时间计量可以精确到0.1秒;第11届德国柏林奥运会通过电视转播比赛,让全球观众有机会即时一睹这一体育赛事;20世纪60年代,玻璃纤维撑杆跳竿引入比赛,一时间撑杆跳项目成绩提升幅度超过过去20年的总和……

    每一位高水平运动员背后都有科研人员,此话非虚。而且,这不是单个科研人员单打独斗,需要整个科研团队齐心协力。科技比拼,已经渗透到竞技体育的方方面面:训练得科学,饮食得科学,康复得科学……经验派那一套已经“out”了,现在要的,是数据、是分析,是精准,是个性化。

    于是质疑声响起:当科技如此重要,人的主体性又被放置于何处?当世界科技水平发展如此不均衡,体育又谈何公平?

    甚至有人说,竞技体育已经患上“科技依赖症”,人们希望更多的科技发明引入体育领域,弥补人类自身能力的缺憾,从而获得所谓“虚幻”的胜利。

    体坛的规则制定者难以预判,下一秒会冒出什么高科技装备来挑战规则;他们能做的,就是在事态失控之前,校正一下方向。想当年,鲨鱼皮泳衣横空出世,一时间世界纪录接连被打破,逼得国际泳联对高科技泳衣的厚度、浮力和长度进行了限制,以放缓这打破纪录的速度。

    其实,只要不违规,不对运动员身体造成伤害,那使出十八般武艺来提升成绩,也就无可厚非。有把完成时间提升0.01秒的可能,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放在体育装备科研领域,这种“精益求精”,同样也是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这种实现方法,也并不比其他方法来得“低人一等”。

    本无所谓绝对公平。体育这种基于身体活动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存在必然受到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面对技术与体育的深度融合,忧虑者也不必有精神洁癖。

    更重要的是,纵然已经出现了如此多的“黑科技”,但在科技装备的武装下,登上赛场的,依然是血肉之躯。

    体育精神,无法被科技左右。那些奥运赛场上富有人文价值的瞬间,从来也就和科技没有太大关系:菲尔普斯完成本届奥运会最后一场比赛,挥手微笑离开泳池;傅园慧在100米仰泳半决赛后,表情夸张地在镜头前直呼“我很满意!”;女子5000米第一轮比赛中,一位美国运动员腿部抽筋倒地,旁边赛道的新西兰选手停下比赛伸出援手……

    那些拼搏,那些坚持;那些苦痛,以及苦痛背后的坚定;那些厮杀,以及厮杀背后的温情,贯穿竞技体育始终。

    还记得,跳水三米板颁奖仪式结束后,秦凯上前向何姿求婚,在全世界面前秀了一回恩爱。后来,场边参加决赛的外国选手过来给何姿拥抱。一位年轻的姑娘兴奋地托起何姿的手看她的戒指,笑得纯粹又甜美。是啊,她们也是心里揣着对白马王子幻想的小女孩呀。

    这些瞬间和那些故事,是科技无法触及的领域。只要那些美好不会缺席,只要体育精神依然涌动在奥运赛场,那么,科技,就不会成为体育精神的“异化者”。人的“主体性”,依然闪动着光芒。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