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各种姿势的辟谣,8月1日,滴滴出行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的消息坐实,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借此收购,滴滴在中国独大,网约出行市场格局暂定。
打不动了就合并
这不是一场求得互补的合并,而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滴滴出行和Uber在中国火拼不断,愈演愈烈的价格战让双方都叫苦不迭,用户因补贴多少在两家平台之间左右摇摆,再多的投入和补贴也无法完全甩开对手。
优步CEO卡兰尼克公开表示,去年在中国市场亏损超过10亿美元,而据FT中文网报道,滴滴CEO程维曾表示,滴滴一年花费40亿美元进行“市场培育”。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组成的新公司将成为行业中的巨无霸,估值超过350亿美元。而据企鹅智酷对全国万名滴滴与Uber用户进行调查后发布的《大合并背后,滴滴+Uber中国收益报告》显示,Uber中国将为滴滴带来超过两成的新增独立用户,且其中高消费群体比例高于滴滴原有用户群。对司机侧的烧钱补贴也会快速降低,有利于滴滴的运营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配置。Uber的数据资产,以及Uber全球和滴滴之间的交叉持股,将为滴滴的数据化和智能化业务有所帮助。
与当时滴滴与快的合并后,快的几乎消失不同,根据公告,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优步中国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长远来看,优步中国终将被滴滴出行所消化,并成为其业务的一部分。
中国的移动出行市场虽然竞争惨烈,但相对于八亿的城市人口规模,滴滴目前的渗透率亦仅为1%左右,整个移动出行行业才刚刚起步。就像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所说:“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每天十亿人次出行用户身上,感受大家的出行困难,而不是盯着竞争对手,就会发现智能出行的变革才刚刚起步,从体验到技术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此前柳青透露,滴滴下一步将加大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下个阶段我们将会加大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投资。如此大的体量,不应该再人为地制定策略,而是让机器来做决策,我们的智能调配网络每天都通过自我学习不断进步。”
据了解,为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能够和全球竞争,滴滴已经在硅谷建立了硅谷研发中心,并考虑在英国、俄罗斯建立类似的研发中心,在全球招揽世界顶尖人才。
市场回归理性
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人对垄断都是警惕的,这两个巨头的合并是不是意味着垄断产生,司机和乘客的“好日子”到头了?
网约车在中国的推广和补贴全部密不可分,随着行业竞争逐渐平稳,网约车市场逐渐降低补贴,用户所得到的实惠已经越来越少,两家公司给车主的补贴也在减少。此次并购后,双方原有的补贴、红包等问题引发关注,对此,滴滴出行强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针对乘客的红包补贴和司机的奖励将继续发放。
也就是说,这个合并后的企业会继续努力讨好用户,因为这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它若不讨好大家,还有其他的企业。除了滴滴和优步中国两家,尚有易到、神州专车、首汽等多个玩家,各地也都跃跃欲试建立地方网约车平台,各家都有相当的实力,面对如此众多的竞争对手,谁也不敢轻言取消补贴、抬高价格。
当然,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后,疯狂的补贴大战将会结束,更因为政策的明朗化,不会出现为排挤对手的低成本竞争,这将加快专车市场恢复理性的进程。
7月28日,我国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宣布网约车合法,“网约车”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被国家层面立法支持。这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极大的鼓舞了滴滴等相关企业,却也将所有平台打回同一起跑线。
对于滴滴和Uber等平台的打折优惠和现金优惠,《暂行办法》中规定,平台不得妨碍公平的市场竞争,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低于成本价格运营。
与此同时,这部网约车管理办法显然与两家公司的合并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按此暂行办法,优步的模式在中国已经难有生存的空间。以优步的运营模式,服务器必须放到中国,私家车必须办证才能开专车,网约车司机还需要接受线下的各种培训与定期的管理,平台要承担风险与责任还要和司机签署劳务合同等等要求,优步中国短期很难满足。
为应对进一步的市场监管压力和传统出行行业对抗,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后,专车市场补贴大战将告一段落,市场走向价格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