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9日 星期六
请善待《白鹿原》
文·尼 三

    吾生也晚,读《白鹿原》已是在它出版十年之后。现在,距我第一次读这部注定要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的小说,又有十多年了。后来,又至少“读”过四遍,一遍是有声小说,一遍是电影,一遍是陕西人艺版的话剧,最近一遍是歌剧。听说电视剧《白鹿原》在拍摄之中。如今,艺术形式越来越多,我想没准儿还会出现其他“白鹿原”,比如美术、舞剧、戏曲、动漫,甚至网游等。畅想一下,“白鹿原”网游也蛮有看点,可以是白鹿两大家族对垒争霸的战争策略型,可以是寻找白鹿的打怪夺宝型,还也可以是田小娥纵横两界的模拟人生型。

    但是,不管怎么改,都应该对原著保持起码的尊重和足够的理解。就此而言,前面提到的电影、戏剧或歌剧,似乎都有不足。我在北京的天桥艺术中心观看了陕西人艺版《白鹿原》,舞台阴森压抑、鬼影憧憧,故事支离破碎又冗长不堪,凡是认真读过原著的,一定会对这次改变感到失望,而没有读过原著的,压根儿无法看明白舞台上究竟在演些什么,就连失望都谈不上了;还是在天桥艺术中心,我又看了歌剧《白鹿原》,据说是凸显了田小娥的爱情主线,且不说对剧中人物作了过于大胆的挪移,情节之跳跃突兀,较话剧有过之而不无及,更要命的是台词之渣,到了令人无法忍受之地步。在歌舞的舞台上,音乐之美应当与文字之美相配合,否则,一句毫无美感的话,即便用再动听的旋律唱出来,依然无法给人美的享受。

    《白鹿原》无疑是一部杰出的作品,也可以说是当代中国难得的原生性大IP,当然应该以多样的艺术形式呈现,以产生更广泛、深远的影响。经典作品改编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比如《红楼梦》的改变,1962年的越剧电影《红楼梦》,1987年的电视剧《红楼梦》,就都已成为新的经典之作。也就是说,一部经典被恰当地改变之后,就可以变成多部经典,这或许是经典衍生的模式之一。前提是改编者要付出足够多的心血。如果在利益或政绩驱动下,有关部门拍脑袋决策,改编者拍胸脯担保,最后的结局必然是被经典之名骗进剧院或影院的观众拍大腿后悔。

    在我看来,当下《白鹿原》改编之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固然很多,重要的一条是焦虑而浮躁的心态。这种焦虑又至少包括两个层面:其一,对精品、经典、IP缺乏的焦虑。当下,举国上下焦急地呼唤着当代文艺经典,也希望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大IP,这几年齐天大圣“霸占”银幕,创作者反复薅孙悟空的猴毛也同此理,更何况,《白鹿原》还是受到上上下下赞誉的当代的作品,吸引力当然更大。其二,热钱自我增值的焦虑。热钱流入艺术创作领域,是考察当下中国艺术不可忽视的因素。或许前文所举的《白鹿原》改编并没有热钱在其中兴风作浪,但热钱汇聚改变的是艺术创作的整体生态和心态,其影响是弥漫、潜在又极具杀伤力的。这两种焦虑互为表里,相互支撑,如一股歪风,把原本就浮躁的艺术界吹得更加皱了。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考古界的一条规矩,技术条件不成熟时,即便有再大考古价值的古墓,也不轻易开挖。这似也适用于经典改编。请善待或放过《白鹿原》,在这个精品本就不多的年代。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