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继完成足球、农牧、健康、文化、金融等多元化布局后,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6月26日恒大集团成立20周年庆典上透露,恒大将正式进入第七个“三年计划”阶段,即从“规模+品牌”进入“多元+规模+品牌”的发展战略阶段。恒大冰泉无疑是让恒大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和多元的重要产品,然而,业内认为,恒大冰泉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跨界困境。
2013年年底,地产界大佬恒大吹响了多元化号角,推出了首个跨界快消领域产品——恒大冰泉,计划2014年销售100亿元,2016年达到300亿元,一时间吸引了媒体和众多人关注。
但是这个出身豪门的产品,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辉煌,2014年目标100亿元,实际销售10亿元(9.68亿元),而2013、2014、2015年1—5月累计亏损达40亿元。
一场具备了足够资金火力、产品力和传播火力的大手笔产品运作,最终却交出了一年亏损23.7亿元、累积亏损40亿元的巨亏成绩,为什么?
表面上看是恒大策略失误,而深层问题是恒大遭遇“跨界困境”——从地产跨界至快消领域。
——出身优势——
强优势并没有一炮打响
恒大冰泉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出身于年销售规模千亿,净利润百亿的恒大集团。
恒大冰泉资本优势明显。资金优势,做快消的没几个企业可以和恒大比财力,截至2014年底,恒大冰泉累计投入超过55亿元。
产品优势,恒大冰泉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诉求颇具优势,恒大打出的长白山这一天然优质资源,有很大亮点,而恒大的名字“冰泉”也非常不错,这个诉求甚至让国内的水饮品巨头农夫山泉感受到了压力。
传播推广优势,在恒大冰泉推广上,恒大集团先后投入了大量的推广资源,2013年11月9日晚上恒大首次夺得亚冠,恒大冰泉的胸前广告出现在万众瞩目之下,一夜成名;2013年11月10日,恒大召开了恒大冰泉的发布会,又进行了媒体的大面积传播推广。
就一个项目运作而言,恒大冰泉具备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结果却有些意外,很强的优势并没有一炮打响,相反却出现了巨额亏损。2015年恒大曾计划分拆恒大冰泉单独上市,根据当时普华永道的审计数据显示,恒大冰泉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月—5月累计额亏损高达40亿元。
——定价太高——
企业营销处于尴尬境地
恒大冰泉失利主要原因是跨界困境,过度自我智力优越感导致决策失误。
国内以前饮料类产品的价格在3元以内,甚至是2.5以内。在恒大冰泉上市时期,市场上走量最大的两个水饮品,康师傅矿物质水1元左右一瓶(对比康师傅的饮料都是3元及以上,水远低于饮料的定价),另一个算是售价相对较高的农夫山泉终端售价1.5元一瓶,而恒大冰泉却定在3.8元一瓶(甚至4元以上),几乎是同类的两倍以上。然而,即使你说成本高,但是消费者不理会,因为消费者有自己针对水饮品的心理价位,不会因为你的成本高,就出高价买你。
而其他价格位于高端的水饮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都不大,恒大即使再大规模广告轰炸,也不可能把这个市场变大,恒大高达55亿元的累计投入,几乎相当于整个行业所有高端水品牌的销售总和,结果就是2014年恒大冰泉销售10亿元(9.68亿元)。
营销上有“定价定天下”的说法,价格定的不到位,可能就会把企业放到一个尴尬的境地。
——广告多变——
消费者的品牌认识模糊
传播是为了给消费者一个“为什么要买”的理由,要能说服吸引消费者,广告最好坚持打一段时间,把这个购买理由很强地嵌入到消费者的心中,形成产品的独特个性。
而在恒大冰泉投放的广告中,恒大的诉求一直变来变去,越来越乱花渐欲迷人眼。各种变,直到恒大变成了做饭的必用品,煮饭做饭都用恒大冰泉是不是有点太难了,做一顿饭要增加多少费用?然后,又是“一处水源、供应全球”,再后来又成为“一瓶一码”,离“长白山深层火山矿泉、世界三大黄金水源之一”那个有吸引力的诉求越来越远。
恒大认为广告效果不好,不能拉动销量上升,于是不断变来变去,这种频繁的变,不仅没达到上量的效果,反而引发了消费者的品牌认识模糊。
——渠道跃进——
快与质量很难两者兼得
在快消领域,渠道极为重要,甚至是生命线。恒大冰泉对于渠道的投入很大,成立了多个分公司运作,凭借雄厚资金实力,迅速组建了庞大的团队,投入大量资源运作。
恒大冰泉一开始就在渠道上采取了大跃进式的运作,在初期,恒大冰泉曾表示一月铺货20万个终端。并非渠道快速运作不好,但是渠道终端要想做好,不是铺完货就完事了,是一个需要精耕、养的工作,一个月铺货20万个终端背后,虽然量上的数字很大,但是“质”能否保证就要打问号了。
——节奏过快——
操作急切不利品牌成长
在恒大冰泉广告诉求频繁变换、渠道扩张大跃进的背后,所反映的都是操作团队的过于急切。
但是任何一个品牌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且恒大的品牌要在消费者的心中实现从地产到水饮品的跨越,有个接受过程,一旦能跨越过去,后面增速就会加快。很可惜,恒大由于操作过于急切,广告内容和诉求更换频率太高,结果让大家对恒大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购买越来越模糊。
——团队不足——
对行业的摸索成本变大
在恒大开始操作恒大冰泉的时候,主力团队都来自于恒大地产。地产业和快消品在操作上有相似的地方,恒大过去的利器,媒体推广是可以依旧发挥作用,但是两个行业还是有区别,不同的渠道资源、操作细节等。虽然后来恒大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吸收一些快消行业的人加入进来,原地产团队人员也逐渐减少。
但恒大在操作冰泉上,没有遵循快消领域、矿泉水领域的规律,企业付出的代价很高。2015年下半年,恒大冰泉有所调整,然而错过了市场第一次启动的良机,市场操作不能一炮打响,后面难度就加大了。
——产品降价——
对矿泉水有了理性认识
2015年9月,恒大冰泉在广州宣布,对旗下所有产品进行降价,最高幅度达50%。降价背后一方面反映了销售困境,另一方面说明管理层开始对矿泉水市场有了比以前理性的认识。
跨界成功,并非不可能,但前提是要掌握新领域的运作规律。如果掌握了新领域运作规律、能娴熟运作,跨界有成功可能,企业商业帝国版图会进一步扩大。而如果企业相反,没有掌握新领域规律,且带着过去成功的过度自信,轻视新领域,往往会遭遇重大挫折。有时候,企业过去的经验、成绩,往往会成为新领域的包袱。
客观说,恒大冰泉在运作的过程中曾经接近引爆的时刻——雄厚的资金实力、大面积的传播推广(无论是亚冠夺冠庆典上吸引眼球的推出,还是后面的大面积媒体推广)、极具卖点的产品和诉求(长白山深层矿泉,世界三大黄金水源之一),都具备了引爆市场的条件,最终却栽在了价格上,栽在了操作太过急切上。而后一系列传播诉求的变换,不仅没有打动消费者,反而让大众迷失了。
目前调整后,恒大冰泉的状况也许有所改观,但是毕竟最好的机会错失。对于恒大冰泉而言,这个本来具备很多优势的项目,运作难度越来越大。
不过整个过程中,恒大冰泉所经历的一切,跨界所遭遇的困惑和策略等问题,都值得营销人深深思索。
(来源:销售与管理)
观点评说
跨界困境是商业常见的一个问题。随着企业发展,业务会扩张至新领域,但是两个领域往往在商业运作上会有所区别,从产业特点到营销打法、乃至于适应的团队都有所区别。
所有企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都会或多或少要交学费,毕竟从原有的操作行业、领域跨界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无论是操作经验、还是资源都需要积累的过程,但是如果意识正确,这个学费就会交的少一些,如果意识错误,交的学费就会多一些。
很多企业在跨界过程中会习惯性地犯一个错误——智力的自我优越感。如果企业没有掌握新领域规律,且带着过去成功的过度自信,轻视新领域,往往会遭遇重大挫折,恒大冰泉所遭遇的问题即是如此。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要有一种敬畏的心态,要理性认清自己的实力,而不要选一个最难做的操作,那样无疑是把自己逼上了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