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
我欠代表一个道歉
刘园园

    3月14日下午,我蹲守在江苏团小组讨论会现场,想“伺机”采访一下邢定钰院士。不过讨论一直比较热烈,也没有中场休息的意思,我心里有点着急。

    过了一会儿,会议室门外有一个女孩手捧鲜花飘过。我想可能是看望某个代表,没太在意。谁知,很快邢定钰手里拿了份报纸走了出去。我立马跟了出去,想跟他约一下采访时间。

    出去后发现,邢定钰对面站了两个女孩,其中一个手捧鲜花,两人都佩戴着两会的记者证件。她们一个劲儿地跟邢定钰说“对不起”。看见我站在旁边,她们更不好意思了,其中一个红着脸冲我笑了一下。

    我有点懵,心里猜测:她们是不是采访邢定钰后报道失实,给他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邢定钰并没有生气,还幽默地安慰她们说:“没关系,我拿着鲜花进去会很有面子。”于是接过她们的花重新进了会议室。我也跟了进来。

    手捧鲜花的邢定钰进来后,果然引起了代表们的注意。他解释说,一家报纸把他的姓写错了,把“邢”写成了“刑”。又幽默地说:“正好今天我们讨论两高报告,‘刑’字跟法律也有关系。”众代表大笑,我却愧疚了起来……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开幕式那天,我在人民大会堂前随机采访了广东团的宁远喜代表,他向我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谁来驱动创新”的问题,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回来之后报选题,编辑也觉得这个问题很好,可以写成一篇稿子。不过当晚把其他硬性任务完成时已过11点半。由于时间紧迫、编辑催稿,我匆匆用一个小时把此稿写出来了。成稿后通读一遍,稍作修改就提交了。

    第二天醒来,上网读自己的稿子时,竟发现文中有一处把宁远喜的名字写错了。但可能是自己脸皮薄,并没有鼓起勇气向宁代表道歉。

    会议室里花香四溢,我的心却越来越沉重。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对自己的文字负责,有错就勇于承认,发表前无论时间多么紧张,都要尽可能杜绝错误。是的,我欠宁代表一个道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