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6日 星期二
“接地气”的科研受欢迎
□ 蔺伟鹏 付鈜野 李许朋

    近日,第47集团军某团坦克营助理工程师、硕士胡汪洋和士官宋保华搞科研的不同遭遇,让官兵明白一个道理——“接地气”的技术革新受欢迎。

    原来,胡汪洋毕业分到团里后,发现坦克营科研技术革新氛围浓厚,搞科研可以名利双收。于是,他翻书籍、查资料、钻坦克、进工间,计划两年内争取获得一个军队科技进步奖。不到两个月,胡汪洋就申报了一个科研项目。可令他没想到的是,项目因“实用性差”被团里否决了。

    去年,胡汪洋又申请上报一个科研项目,结果还是未获得通过。因一直盯着科研,疏忽了训练和业务工作,胡汪洋受到营里点名批评。

    与胡汪洋不同的是,该团修理所原本只有初中文化的二级军士长宋保华,入伍后一直从事某型坦克修理工作。他始终把完成团里交给的各项维修任务当成第一职责,坚持深入训练一线锻炼提高,多次出色完成检修保障任务,并通过自学拥有了本科文凭。

    由于长期同某型坦克“亲密接触”,宋保华对该型坦克的秉性了如指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根据在工作中发现的多个维护保养难题,积极展开科研攻关,革新的“机油箱出油口滤网报警器”,有效杜绝了机油泵进油管供油不足引起的发动机早期磨损;发明的集清洗、浸油、甩干于一体的“便携式空气滤清器清洗机”,大大缩短保养空气滤清器的时间。

    9年来,宋保华先后有十几个科研革新项目被立项,其中2个科研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9个革新成果荣获原兰州军区“技术革新三小活动”奖项。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