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联邦航天署与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宣布,根据俄联邦2016—2025年俄联邦太空计划,将研发核动力航天器,并在2025年前进行飞行试验。消息一出,引发各界密切关注。然而,核动力航天器“重出江湖”,将打破太空无核化的力量平衡,或引发航天大国新一轮的航天器“核竞赛”。
20世纪50年代初,核动力航天器诞生于美国。随着美苏太空竞赛,核动力航天器取得长足发展。美国的核动力航天器以同位素航天器为主,广泛应用于导航、通信、气象等领域。苏联则以核反应堆航天器为主,大都应用于军事海洋监视。1978年,核动力的苏联海洋侦察卫星“宇宙-954”坠毁于加拿大西北部,造成近10万平方公里的放射性沾染。迫于太空无核化的压力,苏美两国分别于1988年、1994年终止了核动力航天器的研究和发射。
进入21世纪,受载人星际航行需求的牵引,美俄重启了兆瓦级以上的核动力航天器研发计划。2004年1月,小布什总统发布“太空探索愿景”,提出了重返月球和载人登陆火星等太空探索的任务。2001年以来,俄罗斯航天署制定了以月球基地和载人火星探测为代表的、以空间核动力技术支持的远景发展计划。欧盟也于2014年8月完成了核动力航天器推进系统的技术开发路线图。
目前,核动力系统是星际航行领域最具前景的太空动力来源。首先,使用化学燃料的航天器推力难以持久,每次发射必须寻找合适的发射窗口,以便利用行星的引力来加速。核动力航天器的推进系统相较于传统化学燃料航天器,能够负荷更大的承载量,以更灵活快捷的方式,进入行星轨道并返回地面。其次,传统太阳能电池板远不能满足载人星际航行的能量需求,必须依赖于核电系统的有效稳定供给。第三,核动力航天器完美结合了空间技术和核技术的优长,受到航天大国的密切关注。
核动力航天器自诞生之日就注入了军事基因。冷战时期典型的核动力航天器无论是美国的“子午仪”和SNAPSHOT,还是苏联的“猎户座”和RORSAT,都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各大国竞相抢占太空制高点,“太空军事化”难以逆转。如同核动力航母和核动力潜艇,核动力航天器乃国之重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无论是充当“航天母舰”角色的空间站,还是穿梭于星际之间的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核动力航天器使得在太空实施侦察监视、指挥控制、拦截摧毁、支援保障等一系列作战活动成为可能。这正是航天大国长期坚持不懈竞相研发核动力航天器的深度考量。苏联曾长期试验一种实验型小型核动力载人航天飞机,用以作为载人空间站的“保护者”和太空攻防武器。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核动力航天器本身蕴藏的巨大军事应用潜力。研发具备兆瓦级功率水平的核动力航天器,将是体现国家科技实力的深空探测和更具战略威慑的空间武器的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