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下漫笔
1912年,24岁的王云五走进南京政府教育部,当了一名普通干部,每月工资30元。当时,1块钱可以买30斤大米,猪肉的话可以买8斤,粗略算来,那时王云五的工资大概相当于现在的3500多元吧。虽不多,也不能算少。但如果你知道王云五当国家干部之前的收入,或许就不这么想了。
王云五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奇人,自学成才,19岁就当了胡适的英文老师,而当时的胡适是17岁。后来,胡适多次举荐这位只比自己大2岁的老师,师生互相提携,成为一段佳话。
到南京政府工作前,王云五在中国公学当老师,月薪250元,还兼任留美预备学堂教务长,每月不下200元,同时经常为《时铎报》撰稿,算下来每月总收入应在500元以上。也就是说,教师兼撰稿人王云五比公务员王云五,收入高了十多倍。
而且,王云五的传记中说,他求职时其实很看重薪水高低,在进入教育部之前每换一个教职,总要比较一番待遇。确实,在晚年所写的回忆录《岫庐八十自述》中,王云五对自己早年一桩桩“跳槽”往事记得很清楚,并不厌其烦地记录薪水的更迭。不过,这并非因为王云五贪财,实在是维持家用所需。17岁时,王云五做同文馆的教生,每月津贴24元,他把其中一半送给母亲零用,剩下的一半主要用来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同时,他还给《南方日报》译稿,每月可得稿酬60元。后来,他又到私立英文专修学校益智书室任教,月薪开始是200元,但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渐增至280多元。虽然收入颇丰,但王云五资助身染重病的二哥每月100元。二哥去世后,仍每月送二嫂二三十元作为零用。为此,连购买心爱的《大英百科全书》都采取分期付款,用“按揭”的方式才买齐了全套35册。
那么,王云五甘愿选择“断崖式”降薪,脱离学校走上仕途,是否是为当官呢?似乎也不是。因为,比起清水衙门的教育部来,王云五在南京政府的第一份工作,更像一个往上爬的捷径或“肥缺”。
临时政府成立前,王云五曾被推选为香山同乡会主席,代表同乡父老欢迎孙中山,当场被孙看中,委为大总统府秘书,负责接待处的工作。这份儿工作是名副其实的领袖身边工作人员,天天接触最高领导人。前来拜访、求见孙中山的人,先要经过王云五这道关,而他们能否顺利晋谒孙中山,王云五也有一定的决定权,他认为无须孙中山亲自接见的,可以直接挡驾或转给其他部门接洽。中国政治向有“宰相好见、小鬼难缠”的文化习俗,对古今官迷而言,王云五这份工作当然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头等美差啊。
但就在王云五手握“大权”不满半月之际,接到了教育总长蔡元培的一封亲笔信,希望他到教育部去工作。起因是王云五在赴总统府任前,曾写了一封信给蔡元培,畅谈了对学制改革的建议和主张,蔡对此大为欣赏,故来信相邀。王云五拿着蔡元培的信,有些为难,只好面呈孙中山请示,孙中山不但没有为自己选中的人竟想调走而发怒,反而对王云五鼓励有加。于是,年轻干部王云五的工作安排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上午仍在大总统府接待处工作,下午到教育部办公。王云五后来说,“我对于蔡先生并无一面之缘,而且已有总统府的职务,更无借此求职之意,只是以教育界一分子贡献一点有关教育的意见而已。想不到蔡先生对于一位尚未谋面的青年,而且丝毫没有透露毛遂自荐之意,竟也特别拔擢。” 第二年,政府北迁,王云五又来到北京,继续在教育部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王云五放弃高薪、肥缺,甘愿到冷衙门去坐“冷板凳”的原因究竟何在呢?以我浅见,或许和两股“风”有关,一是当时教育部机关奉行的勤俭之风,二是教育总长蔡元培倡导的清廉之风。
蔡元培主持南京政府教育部时,自己不领薪俸,还勉励部属力行节俭。当时,教育部总长以下至录事,不过30余人,除了总长、次长由大总统任命外,其余人不分等级,一律称部员,不授官职,每月支津贴30元。民国政府北迁后,蔡元培再次表态不拿薪水,并规定次长以下一律月给薪俸60元。
当时的教育部,也没有官衙习气。“由于人数少、层次少,工作气氛浓,所以行政效率很高。大家以摇铃为号,分工任事,各类案牍随到随办,从上午9点上班,干到下午5点散班,如同书局的编辑部”。蔡元培本人坚持以身作则,不讲排场、不摆阔气,“惟务实际,内鲜仆役,致以堂堂教育总长亲诣大总统府领印,乘人力车往返,见者骇为开国史之趣谈”。
蔡元培的行政路线是简政放权,干部路线则是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不论党派、年龄、资历,唯才是用。王云五是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二十出头的小青年,因为一封信而受到蔡元培赏识。当时的教育次长范源濂则是共和党人,主张君主立宪,但蔡元培并不因为他是异党人士而排斥他。同样的情况还有鲁迅,与蔡元培素未谋面,因为许寿裳的推荐,也被延揽至教育部工作。而且,蔡元培工作作风十分民主,善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范源濂回忆道,“部里的人,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讨论很多,却没有久悬不决的事。一经决定,立即执行。”
不过,民国政坛之乱象,究非一两人所可匡正。没过多久,王云五不堪政治纷扰,离开政界,回归教育,后又到商务印书馆工作,在出版、文化领域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纽约时报》曾用一句话评价:“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非子弹。”当然,这已是后话,给予世人良多启迪。而王云五早年短暂的从政经历,虽已过去多年,却也为我们观察现实提供了十分有益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