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风向标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晔 通讯员杨芳)许多妈妈产后母乳不足使得奶粉成为了必须,但一些婴幼儿吃奶粉易吐奶、消化不良、腹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婴幼儿体内合成分解食物的酶能力低。南京工业大学应汉杰教授主持完成的“酵母核苷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高端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1月8日,该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据了解,核苷酸的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法和RNA酶解法。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明确规定婴幼儿食品中,添加的核苷酸须来自酵母RNA水解物。然而,此法存在酶解得率低、高效分离工艺缺乏、原料RNA杂质多等三大难点。
应汉杰教授经过12年攻关,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三大突破:一是发明了高产核酸酶P1的菌株并首创了具有自增值、自修复功能的固定化连续产酶的新技术,解决了核酸酶P1活性低、杂酶多的问题;二是设计了新的分离介质,首次用一次树脂分离实现了4个核苷酸的高收率和高纯度稳定分离。发明了反应—结晶与醇析和盐析的复合结晶新体系及其装备,使得产品质量明显改善、工艺流程大大缩短;三是发明了基于细胞融合和代谢进化相结合的高核酵母选育技术和高效连续培养技术解决了酵母中RNA含量低的问题,首创了胞内核酸定向提取的组合新技术,解决了RNA纯度低的问题。
该项目中的新技术通过中国、美国、瑞士等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左右,同时产品已进入欧美等国际知名公司,全球四罐添加核苷酸的高端奶粉中就有一罐在使用本产品,打破了国外品牌垄断国内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局面,提升了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