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古人说霜乃天降
文·林之光

    物理学中说,霜是贴地面大气中的水气在地物、植物叶面上凝华形成的。

    在我国24节气中,“霜降”的字面意思却是,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古诗中出现霜时,确也常常是用“降”的。例如,“霜降碧天静”(宋,叶梦得),“霜降夕流清”(唐,王建),汉代张衡《叹》中也有“繁霜降兮草木零”之句。

    有许多诗中用“落”代降。例如“霜落秋城木叶丹”(清,吕履恒),“天街夜静霜初落”(清,沈源),“霜落邗沟积水清”(宋,秦观),“夜霜欲落气先清”(宋,张来),“明月堕烟霜落水”“五更霜落万家钟”“霜落雁横空”以及“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宋,梅尧臣)等。

    此外,也有少数诗词中用“坠”和“下”的。例如,“白鹭下秋水,孤飞如霜坠”(唐,李白),“边霜昨夜坠关榆”(唐,李益),“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苹”以及“半天霜坠杵声急”(清,张元升)——张元升还指明了霜是从“半空中”掉下来的。

    古代还有将“雨”字作动词用的。例如“清风叶赤天雨霜”(杜甫《寄韩谏议注》),“十月北风天雨霜”(宋,吕本忠),“海风潇潇天雨霜”等。有的诗人生怕别人不知道霜是从天而降的——因为“霜降”也可以理解成霜“降临”,所以在“降”字后面还加了一个“沦”字,以表示沉降的意思:“微霜降而沦兮,悼芳草之先零”(战国楚,《远游》,佚名)。

    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古人认为,霜是可以存在于空中的。既然存在空中,自然就有可能降落下来。例如“明月如水满天霜”(周实《睹江北流民有感》),“寒雁一声霜满天”(萨都剌《题扬州驿》),“只有清霜冻太空”(杨万里《过扬子江两首》),以及“疏星冻霜空”(揭溪斯《寒夜作》)等。

    我国古代大批诗词中还出现“飞霜”字样。例如,“近来数夜飞霜重”(唐,戎昱),“木落霜飞天地清”(唐,朱庆余),“昨夜有飞霜”(唐,宋庚),“飞霜皎如雪”(唐,崔国辅),“八月霜飞柳半黄”(唐,卢汝弼),“茅屋飞霜满,空阶落叶深”(明,李廷兴)等。这也很自然,连高高的茅屋上也布满了白霜,它们从哪儿来?古人也许会想,既然霜不从天上降下来,也不能从地下冒出来,因为霜不发生在叶面下而只发生在叶面上,那肯定是从别处飞来的!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更是找出了何以霜在空中飞时人们看不见的原因:在白色月光下,空中的白霜、地面的白沙当然都“看不见”了!

    如果说霜是从别处飞来的,那么是谁送它们来的呢?风?不是。因为古诗中凡出现霜字,总常有“静”字伴随。静则无风。而没有风,它们又怎样能飞来呢?

    许多古人终于明白,霜就是在地物、叶面上凝结出现的。例如,晋张协有诗说,“凝霜竦高木”“严霜夜结”,清方象瑛有“霜凝万壑丹”,清赵执信有“霜凝疏树下残叶”,以及“江明初月上,地白已凝霜”等。唐岑参“蒲海晓霜凝马尾”,明袁中道“石冷霜欲结”,则具体点明了霜凝结在了马尾和石头上。古代朝廷中设有御史,专门监察百官舞弊不轨行为,他们的奏本叫“霜简”。《文心雕龙》中,“必使笔端振风,简上凝霜”,也是说霜是凝结到笔上纸上的,而不是天降或飞来的。当然,古人们可能还不明了凝霜的物理过程。但他们中应该有人会想到:地面上的水干了,化成看不见的气跑到空中去了。那么空中的这些看不见的水汽会不会在另一种特殊条件下(例如低温)又聚集在一起变成了可以融解成水的霜了呢?实际上,霜既不从天降,也不能飞来,也就只有就地凝结这一途了。

    总之,诗是文学,不是科学。如果张继把《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写成大白话“月落乌啼霜满地”,科学性倒是有了,但意境就此不同,韵脚也要改,也未必能成就传世名篇。而且,写诗最忌重复,讲究“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语),如果出现霜时一律只许用“凝”或“凝结”,那叫他们还怎么写诗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