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泮尚 刘建吉 周海保
近日,工程兵学院“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学员体能考核优秀率相比入学初测试提高7个百分点;主干课程的11部教材经修订后投入使用,教学内容更新率达到45%;学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一线教学满意率等指标均有较大提高。
“这些可喜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赴部队现地教学这个机制的常态化实施。”学院院长秦伯凯介绍,“从2013年起,学院每年都要组织学员、教员和系队干部,到一线作战部队集中摸爬滚打一个月,可以说是一次教学管三方‘集体赶考’,交出的成绩单显示实战化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参训学员——
用自己的眼睛找差距
2012年9月初,学院组织新入学生长干部任职培训学员问卷调查,学员们的自信心“爆棚”,63.1%的学员认为自己完全具备或基本具备担任排长的能力,近三分之一学员认为“进行一年的任职培训没有必要”。学员们的真实能力水平如何?随后组织的基础军事技能考核很不尽如人意,优良率不到60%。
反差如此大让党委一班人深思:“任职培训岗位指向性鲜明,必须要让学员明白为何而学、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次年7月底,学院周密计划、多方协调后,组织600余名学员、63名教员和系队干部,奔赴5个军区及二炮部队等12支工程兵部队,现地教学成为学员的“第一课”。今年8月,学院第3次组织赴部队现地教学,把课堂搬到部队演训场,让学员在战备训练、海上练兵、抗洪抢险等各类演训活动中摸爬滚打一个月。
“学院组织的现地教学,实际上是让学员把自己放到‘排长’这个坐标下,让学员在第一任职岗位的‘预实践’中找差距、立标杆。”学院政委田晓蔚如此解释。现地教学中,学院和部队精心组织,密切协调,把学员推上连队战备训练、教育管理等各项活动的“前台”,并由优秀基层指挥员采取示范观摩、授课辅导、随机点拨的形式,引导学员找到自身在指挥作战、教育管理、组织训练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短板和弱项。
指导教员——
将教研触角深植部队
现地教学中,教员将教学课程内容带到部队演训一线检验,将教学方式方法用到部队演训一线检验,将教学科研成果拿到部队演训一线检验——一系列的“赶考”与“检验”中,是对教学质量及科研成果对于“教学力”贡献率的有效提升。“专业教员们在一线部队跟训、调研,增加了实践、拓宽了视野、补充了理论、增强了技能,为教学科研训练的改革和发展面向部队、面向战场,为打仗服务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学院副院长郭杰介绍。
“学员感受不到硝烟味和紧迫感,自然进入不了教学内容。”对此,学院柳永富教授深有感触。暑期,他两次赴不同部队跟训调研,依据部队训练新动向总结摸索出“四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得到了学员的广泛认同。
怎样教学员所需、教部队所需,是院校教学难点问题,难就难在部队实践发展变化快。学院组织各专业教员赴各个方向、各种类型工程兵部队,进行近1个月的跟训、调研,在部队这个容量大、元素多、空间广的实践平台上拓宽视野、更新理论、定位需求,为教学重点与部队演训实践常态化“对表”提供了有效机制。
系队干部——
管理标准向部队看齐
“学院《赴部队现地教学实施办法》规定,系队干部必须蹲连住班,全程参加连队的军事训练、思想政治教育、文体活动和战备工作,指导好学员的同时,把部队的经验、做法学到手。”学院训练部长徐波介绍。
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学员队干部从以往的“台前管理”转到“幕后指导”,但不能据此“自我减负”,更要当好管理育人的“舵手”,用心带兵,以情育兵,让“无声”的教育更有力。
“作为系队干部,担负着一线管理育人的重任,必须针对学员个性及培养过程等特征,加强思想、行为和生活等管理,全面提升管理育人工作能力水平,既是院校管理工作需要,也是全面锻造学员素质需要。”道桥系政委范增武介绍,系队干部必须了解熟悉部队,掌握部队管理育人的标准方法,并教会学员“优秀”这个“习惯”,才能激发学员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打牢促进学员全面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