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我们还处在变革开始的开始”
——凯文·凯利在北京网络节目录制现场如是说
本报记者 张盖伦 高 博
27日上午,凯文·凯利在北京参加网络节目录制,与主持人进行对谈。本报记者 张盖伦摄

    “凯文·凯利先生,您对未来一向乐观,可是新的技术,也总会带来新的麻烦。”27日上午,位于北京大学附近的1898咖啡馆内正在进行一场网络节目的录制。主持人、商业评论家吴伯凡向坐在对面的凯文·凯利抛出了问题。

    “当然。但只要新技术能带来51%的好处,即使剩下49%都是麻烦,我们也要因为这2%而去拥抱它。”凯文·凯利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出一小段距离,“即使2%听起来真的不算什么,但就是这2%,让我们相信新技术是一种进步。”

    科技杂志《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被称作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这次来中国,他带来了自己的新书《必然》。

    叫它“必然”,是因为在凯文·凯利眼中,未来产品和服务的总趋势已经清晰可见。在26日晚的新书发布会上,凯文·凯利给出了四个科技发展的关键词——共享、互动、流动和知化。“这些动词,代表着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呈现在我们文化中的一系列元变化。”

    能被共享的,都会被共享

    凯文·凯利在北京体验了次滴滴打车,感觉不错。

    这就是他要的共享经济。执着于“拥有”是一种迷思。提供出行服务的滴滴并不实际拥有大批车辆,提供商品零售服务的阿里巴巴也并没有库存。如今,数字科技促使产品向服务转变,而服务,并不强调所有权。

    凯文·凯利在书中问道,如果你就处在世界上最大的租赁店里,你还需要买什么东西吗?

    重要的是使用,而且是按需使用。想出门,拿起手机,按下按钮,优步或滴滴自然就会帮你匹配离你最近的司机。你可以享受即时服务,而且,并不需要拥有一辆车。

    将分散在各处的工作需求和人员进行协调匹配,并使其及时开展,在凯文·凯利看来,这就是类似优步这类公司的核心业务。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共享”的效率变得更高。

     能被共享的,都会被共享。汽车、房子,这些人们曾经认为不会假手他人的资产,如今已经踏上了共享之路;就连公司和金钱,也通过股权众筹和P2P借贷的方式在共享。

    “借助大众共享,我们往往能够比我们想象的走得更远。”凯文·凯利如是说。

    能被追踪的,都会被追踪

    能共享的,还有数据。

    凯文·凯利自己,就是“量化自我”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通过越来越廉价的微型数字传感器,人们能够获得上千种和自身相关的数据。这些热衷于追踪自我信息的人测量自己的饮食、体质、睡眠模式,记录心情和地理位置……“极其个人化的身体记录数据库,可以用来打造个人治疗方案和个性化医疗。”

    不仅仅是健康数据。量化自我能够涵盖整个生活。你的所听、所见、所写,只要你愿意,这些信息全部能够成为帮你分析自我的工具。

    也不仅仅是自我追踪。凯文·凯利提醒说,每辆车都有一块芯片,高速公路上的柱子和测速器上都安装了摄像头,打车软件也在默默记下你的行程;物联网时代里,就连你家的空调和冰箱,都在时刻感知你是不是在家,还把你行为模式的数据传往云端……未来,屏幕和传感器,将充斥你的周遭。

    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不会彼此孤立,而是互相连接。经过人工智能的追踪、解析和知化,它们将被塑造出不同、令人难以想象的新形态、新产品和新服务。

    人工智能+,前途无限大

    数据,成为人工智能的某种“养料”。

    凯文·凯利频繁地提到人工智能。从新书发布会的演讲到网络节目录制现场的对谈,他都毫不含糊地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期待。

    主持人吴伯凡问凯文·凯利:“多久之后,我们可以不需要人工翻译,而直接借助翻译软件进行沟通?”几乎没有多做思考,凯文·凯利给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限:3年。

    “可是现在谷歌翻译还是做得不好啊。”

    “但是它在学习,它会很快进步。”

    数据为计算机提供了海量的学习素材库,加上“云端”这种共享利器,人工智能得以迅速发展。你的每一次使用和键入,都在提升人工智能的“智力”。

    新的机会,就蕴藏在“人工智能+”中:初创企业选择一个行业作为切入口,并给它加上人工智能,将有无限可能。

    而能够结合人工智能的行业,“多到数不清”。未来,智能衣物会告诉洗衣机要怎么调整洗衣方案;智能房子会自己寻找与它匹配的买家;智能玩具可以和孩子真正地交谈,或许今后孩子的第一款玩具,就是机器人……

    当然,人工智能并不永远温情脉脉,它的“大举压境”,意味着目前的诸多工作,都不再需要人类。“在本世纪结束前,如今人们从事的职业中,有70%很可能被自动化设备取代。”凯文·凯利说,和机器人比赛,必输无疑。

    但是,不要担心失业。19世纪的农民无法想象除了种地还有什么其他工作,但新的技术创造了“我们想要从事却还不知道是什么”的工作。所以,所谓机器人的威胁“都不叫事”。机器人取代了现有的工作,我们自然能构思出其他新工作。

    不过,凯文·凯利说的这些,如今都已经初现端倪。那么,留给后来者的机会在哪里?

    凯文·凯利说,别急,机会无限。

    “未来20年最伟大的产品还没诞生。”凯文·凯利反复强调,“互联网仍然在开端的开端,我们还处在变革开始的开始。这在人类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最佳开始时机。”

    所有人,都没有迟到。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7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