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自然》评论文章“支招”治霾
要对污染物之间的反应有更深刻理解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芬兰科学家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表示:改善中国城市和家庭中的空气质量需要一个综合性战略,应对于空气污染物之间发生的反应有更深刻的理解。人们需要知道有哪些有害污染物存在,并且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而产生二次污染的,以此来指导决策。

    空气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威胁着亿万民众的健康,而中国的城市空气污染情况在全球城市中也是相当重的,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比欧洲或者北美城市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空气中化学物质的组合也是前所未有的——现代工业、汽车和其他排放来源组成了“二十一世纪的霾”。从化学成分上,和伦敦20世纪出现的被形容为“豌豆汤”(豌豆汤的比喻来源于当时伦敦雾霾中黄绿色的烟雾,主要由于燃烧劣质煤炭导致)状的雾霾相比,是较不一样的。

    但是光打击单一污染物,例如细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不够的。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著名大气科学专家马库·库马拉表示,他正与中国科学家一起,测量城市中的空气质量。有时试图控制一种污染物,会增加其他污染物的浓度,这意味着,必须需要一个综合性战略。

    评论文章作者呼吁中国的城市建立一个监测站网络,同时追踪和健康相关的空气污染物,以及这些污染物之间的反馈和相互作用,来给减少污染物的努力提供指导方针。文章称,这种做法可能在十年之内把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提升到欧洲的标准。

    文章最后总结道,只有了解大气化学后,才有可能真正清理好空气。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