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且嘲今日我,谁懂当年情?
杨 雪

    ■玉渊杂谭

    看完《港囧》第二天,接着看的《夏洛特烦恼》,因为听说后者杀出了黑马之势,评价更在前者之上,所以“先酸后甜”,免得反过来酸得不好下咽。没想到散场后,我却几乎忘记了验证这个高下问题,倒是说了一句“两部电影居然是一样的”。现在想来,所谓“一样”,还不完全体现在大叔们的“中年危机”上。

    对《港囧》似乎不必多说,已然差评如潮,所有致敬和怀旧元素除了确确实实致敬和怀旧了一把之外,还是显得有些游离于电影之外。至于《夏洛特烦恼》,评价则比较多元化:有的用看似鞭辟入里的理论性分析指出整部电影价值逻辑上的谬误,颇有诛心的嫌疑;有的用直白不玄虚的语言点出这个喜剧中的悲剧命题——“重活一次,你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令人恍然找到哭着笑的理由,然而也还不是正解。

    任口水肆意乱喷,烂片也好,甚至算不上电影也罢,国产喜剧片最近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飘红的票房证明,这条路是条明路,走得畅快,走得通达,走得羡煞旁人。从《煎饼侠》开始,致敬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模式开启,古惑仔、粤语金曲、周星驰式无厘头幽默,无不刺激着观众的怀旧神经。再看《港囧》,当一众香港电影经典绿叶接连露脸,当诸如妓寨、武馆、佛堂等香港市井元素频繁切换,当《偏偏喜欢你》《为你钟情》《当年情》这些经久不衰的粤语老歌悠然入耳······已然,哥看的不是电影,是青春。

    怀旧之外,这种致敬也使得上述喜剧片从质地上丰满、饱和起来。作为香港无厘头幽默的集大成者,“星仔”之后鲜有人,就连“星爷”自己也难以超越。而成长于《大话西游》《唐伯虎点秋香》的年代,也许或多或少受些影响,我对喜剧的要求实际上是很高的。相信和我一样的很多人,在潜意识里,不仅十分认同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小人物自嘲式搞笑,而且将大笑之后的怅然若失和涕泣之间的摇头苦笑视为喜剧的上乘境界。

    从《煎饼侠》《港囧》《夏洛特烦恼》中,我看到了电影角色的自嘲、电影人的自嘲、观众的自嘲。这是一种追忆青葱岁月的集体情怀,也是一种基于现实的讽刺和思考。电影的接连卖座,不是大鹏的超级英雄梦、徐峥的囧途、沈腾的烦恼有什么过人之处,恰是它们实在平凡得微不足道,几乎令每个普通观众都能对号入座,自嘲一番。管他什么好评差评恶评,爱谁谁,这是属于一个时代的梦想、窘境和烦恼,大鹏懂,徐峥懂,沈腾懂,哭着笑的观众都懂。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