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0日 星期六
传统节日的歧路与归途

■玉渊杂谭

    文·尼 三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个盛产节日的时代。拿6月份来说,节日真不算少,比较重要的应该是儿童节和端午节。有些人调皮地把端午节叫作“粽子节”,这种“吃货”的逻辑一度让道学君子义愤填膺地认为是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莫大亵渎,自发地口诛笔伐。不过,有意思的是,笔者前几日以“端午节”为关键词上网搜索,“度娘”首先告诉我的一则消息是,2015北京国际美食汇之第三届北京端午美食文化节拉开帷幕。这样一个融端午、美食、文化三合一的活动,主题是“粽情体验、传承端午、促进消费”,我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活动的主题,似乎有些太过直露了,却实实在在地道出了传统节日在当下的生存境况。

    从节日的起源上说,大多数节日都是娱神的。过节,本是凡人向神或大人物致敬之举,当然这些大人物要么本来就只是个传说,要么已经故去只活在人们心中,如果哪个地方以在世的大人物作为过节致敬的主角,那么如一位西方哲学家所说,世上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生活在一个活的上帝手中,这个地方的人恐怕正过着天底下最糟糕的生活。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不管哪一种说法,娱神的色彩都很浓重。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那些有生命力的节日大多褪去娱神的外衣,神味儿越来越少,人味儿越来越重。当然,也有可能那些被致敬的大人物本就是小老百姓们放松心情、找点乐子时的幌子。就端午节而言,从把粽子扔到河里祭祀某个神或大人物,到把粽子煮了放到自己嘴里吃,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不过,天下的正途只有一条,歧路却往往有好多。神或大人物从节日中退出的同时,往往又有别的一些东西挤了进来,把节日带上了歧路。拣主要的说吧,传统节日的第一条歧路是“娱官”。这几年,不乏地方政府打着传统节日的名义,拉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千种节万般庆,各色活动层出不穷,甚至绞尽脑汁抢夺节日发源地的招牌,以找到貌似光明正大的花钱理由,装面子、造政绩,一时耗费公帑无数,看似给老百姓过节,其实是让传统节日给当官的站台,固然创造了所谓的GDP,但对于张扬节日之真义却毫无帮助。

    第二条歧路是“娱商”,所谓节日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助力经济,本无可厚非。在传统社会,过节也常伴随着消费,《四世同堂》里的祁老太爷在内忧外患之际,过中秋还不忘给孩子买个兔儿爷呢。而现代商业社会的运作机制本来就在自发地催生纯消费型的节日,这几年大火特火的“双十一”“双十二”等购物节就是如此。说实话,在节日中加入一些文化因素,比起一味野蛮扫货、单纯胡吃海喝还是要好得多,但是把传统节日等同于所谓“商机”,以过节为噱头,刺激人的消费欲望,诱导人们去买一些和节日无甚关联的物件,却是十足的消费主义之恶。而一旦传统节日被笼罩在消费主义的阴霾之下,就难免堕入异化的泥沼。

    如果说“娱官”的本质是权力对文化的猥亵,“娱商”的内在则是资本对生活的强奸。今天,处庙堂之高者或处江湖之远者不约而同地都谈起了“乡愁”,希望在忙碌芜杂的生活寻回一种熟悉感,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片清净、安全、惬意的歇脚处。传统节日,应该承担起这个功能。当剥离了政绩、购物,甚至“非遗”、长假等等附着在传统节日上的外在之物后,节日的本真才能展露在人们面前,它或许是葡萄藤下的一杯清茶,咖啡杯边的一部诗集,床头灯下的一张信笺;它又或许是夜深人静时的几句问候,大排档边的几声喧哗,行色匆匆中的几条微信;它还或许是空旷山村上空的数缕炊烟,幽静树林深处的数道清泉,海边沙滩上的数行脚印……而在这些最日常的状态中,才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也属于传统节日本身的那条归途。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