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越来越少的土地,越来越少的水资源,越来越贵的农业劳动力,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湖北潜江探索出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试图做出回答。6月3日,农民日报社与湖北省三农研究院在京举行座谈会,对湖北省潜江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专题研讨,与会专家认为,该模式摸索出了一套企业、农户、集体合作共赢的经营体系和“产城互动”的城镇化路径。
潜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湖泊河网密集,是“中国小龙虾之乡”。在潜江农民创造的“稻虾连作”“稻虾共作”模式的基础上,“华山”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为探索高效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最优解,潜江展开了一场集“土地流转经营、稻虾共作共生、镇企共建社区、市场强势引领、多方合作共赢”为一体的改革探索。通过流转整治打造高产高效农业基地,“反租倒包”让农户成为二级经营主体,“迁村腾地”建设市民化新社区等,不仅实现了“地增多、粮增产、田增效”,农户、合作社和企业实现增收,还催生了新市民、新城镇以及“虾跳稻长”的美丽乡村面貌形成,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华山模式”。
“农民通过开展稻田综合种养龙虾,每亩地平均效益可以达到5400元,比仅种水稻每亩可增收4000元以上。”座谈会上,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岱梨介绍,这个“由基层创造,靠市场实现,政府引导和推动”的模式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的调整,拓展了农民持续增收就业的空间和渠道。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座谈中表示,“华山模式”从高效农业入手,提升了农业的生产力,以利益连接为切入点,让农民参与并直接分享现代农业的成果,农民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同时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认为,“华山模式”的核心在于创新,通过对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现代农业种养技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等方面的创新,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需求增长与农业资源制约、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比较效益低、建设现代农业与农户分散经营、保护生态环境与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的诸多矛盾。
据了解,成立于2001年的华山公司是农业部等8部门联合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以产业为基石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华山公司还积极探索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与武汉大学合作建立了甲壳素深加工中心,2014年仅甲壳素延伸制品就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