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05日 星期二
军事交通学院
倾力打造联合投送特色品牌

    科技日报讯 (叶贵先 于正兴)研制的“军交猛士3号”成功完成国内首家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高速公路测试,受到国内外、军内外的高度关注;申报的“国防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事交通学院院长纪海泉、政委王克金欣喜地说,这是该院党委坚持按“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确立办学育人思路,“为战而育、为战而研、为战而练”,探索形成一条以建设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为特色的教学科研新路。

    近几年,军事交通学院党委着眼部队军交运输指挥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军队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发展需要,围绕我军后勤“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向信息化后勤转型”的目标任务,着眼实战要求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紧贴战场需要开展科研课题攻关,成效显著。

    坚持为战而育,着力深化教改培育“能打仗”的联合投送人才。该院党委注重着眼提高学员训练起点、训练效益和缩短战斗力形成周期,坚持“仗怎样打,书就怎样教、课就怎样上、人就怎样育”, 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着力构建联合投送学科课程体系。积极推进学院教学与战场需求的有机衔接,创造性提出了建设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专业院校的教学改革目标体系,通过调整改造一批口径较窄、过于陈旧传统学科专业,新建6个与战略投送和任职教育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群。形成了学院训练、部队磨练、演习锤炼一体化的实践性教学训练体系,有效提高了学员贴近作战能力和综合指挥素质。

    坚持为战而研,着重破解难题研究“能打仗”的联合投送成果。该院党委坚持“研为用、研为战”的科研创新思路,注重紧贴我军战略投送能力、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和军用车辆装备建设发展的实际,将研究领域从陆基输送向立体投送拓展,从区域输送向全域机动拓展,构建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联合投送保障、轮式车辆装备建设发展、战略物资储备系统集成等三大理论体系,并专门成立12个科研创新攻关团队,形成了全国全军唯一的以联合投送、国防交通工程、军事装卸工程、军事物流、军用车辆装备保障为主体的军事学科专业群体。研制的重型装备铁路机械化站台、机场升降装卸平台等30多种军交运输装备陆续列装部队,为我军提升战略投送和应急机动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为战而练,着眼服务一线练就“能打仗”的联合投送机制。大力开展联合投送实战化教学训练,在郑州战略投送基地、天津港等建立联教联训基地,与沈阳军区、成都军区开展联合训练演练,把部队基层当作锤炼人才、锻炼队伍的“主战场”,形成院校与部队、军队与地方合力育人的长效机制。

    近几年,该院在事关部队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积极开展顶层规划和理论研究,努力使联合投送研究成果走进总部决策、助推部队建设,先后为总部拟制法规制度40余项,主持编写各级各类训练教材30余部,开发各类管理信息系统20余套,帮助部队解决了一批军交运输装备与技术改革创新、车辆运用与维修管理、装备保障指挥、物资储备一体化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研究上报《波音747型客货机作为我军远程投送预备力量的报告》等8部对策性研究报告,受到军委总部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