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红梅 本报记者 丁秀玉
作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常州市不断厘清工作思路,制订推进措施,寻求重点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常州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中所作的努力,得到了科技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早在2006年5月,常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就明确提出了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2008年3月常州市再次提出建设“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具有常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
常州市委、市政府当时分析,常州抓科技创新,优势是产业基础好,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民营企业活跃,有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且政府推动力强。不足是高层次的科教资源、人才资源比较稀缺。为此,常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以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走出去,请进来,搭平台,开放集聚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把本土企业资源与外来创新资源“嫁接”起来。此后,常州连续9年“走出去”开展“科技长征”,连续9年“请进来”举办“5.18”展洽会,累计展示成果30000余项,现场签约科技合作项目600多项,合同总金额超过13亿元。依托常州科教城,与中科院等大学大院大所合作,引建了20多家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与英国、以色列等国开展科技合作,建立了牛津大学ISIS中国中心、中德创新中心、中以科技园等6家从事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机构和孵化器。先后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和“龙城英才计划”,引进了1800多个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64名),已经在常州市创办了1000多家科技企业,直接带动引进3000多项专利成果来常州转化及产业化。有的企业纳税超亿元,有的企业成功在创业板上市。
经过多年的努力,常州形成了 “一核两区三园多基地”的区域创新布局,“一核”就是常州科教城,“两区”是南、北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三园”是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华罗庚科技产业园,多基地是指全市的15个省级科技产业园。
在一核两区三园多基地”的带动下,常州紧密结合常州产业最有优势和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以及同样具有较好基础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抓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抓关键技术的攻关,抓人才引进,抓平台建设。培育了“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形成以10家左右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100家左右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为骨干、100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在装备制造领域,中科院、机械科学总院、哈工大等均在常州建设了基地;在新材料领域,建立了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北化常州研究院;在新能源领域,天合光能建设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常州大学建设了博士点和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企业实施重大项目。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02专项、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100多项。去年底,常州又提出,要围绕常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十大产业链: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农机和工程机械、太阳能光伏、碳材料、新医药、新光源、通用航空、智能电网、智能数控和机器人。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常州抓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优化创新环境,加大创新投入。首先是加大财政投入。在科技三项经费之外,从2009年开始,连续三年拿出6亿元支持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2011年开始,常州市又连续五年每年拿出9亿元支持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二是着重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2013年,全市有1751家企业享受科技减免税政策21.62亿元,同比增长8%。财税投入以十几倍的放大效应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市R&D投入占GDP比重2.6%。
目前,常州市创新型城市的综合监测指标位居全国45个试点城市前列,连续14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在2013年福布斯评选的《创新能力最强的25个中国大陆城市》中,常州市名列第9位。在创业邦组织的“中国最佳创业园区”评选中,常州科教城连续两年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