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说,“现在自己活的很累”。
头顶山东省某科研机构的博士帽,获得过零星的科研项目与大堆的科研论文,并不能让这位37岁的农业博士感到开心。在他的单位,类似心态的青年博士还有很多。
“我们单位有很多博士,来之前个个都牛气哄哄,有分量的论文发了一篇又一篇,来之后的前两年也是激情洋溢,边做科研边写论文。但两三年后就沉寂了。”日复一日的论文写作,枯燥乏味的实验室生活,僧多粥少的项目资金,科研“金字塔”可望不可及的晋级名额让他周围一个个的博士败下阵来,有的甚至淡出科研视野,自甘堕落地做起了科研外围工作。
对论文提不起兴趣,又难以争取到科研项目,张衡们陷入成长的烦恼。
什么阻塞了青年人的成长?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长期担任山东省某地级市林科院院长的冯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们年龄小、资历轻,却正处于科技创新的‘高发期’。虽然他们有热情,有抱负,善于思考,有独创精神,却很难申请到科研项目和经费。”
在传统科研评价体系的论文导向下,一部分青年人只能泡实验室写论文,评职称,哪怕这并不是自己的志向所在;另一部分有志于科研的青年人却迟迟敲不开项目的大门,又缺乏论文的支撑,只能在现实的困境中沦落。正如张衡,身为一名科技特派员,他经常会到联系点指导技术,这使得这个点周围的老百姓受益不少,但这种帮扶“既形成不了论文,也上升不到科研项目,更谈不上资金”,这使得院领导对他颇为不满。
冯研究员表示:“青年人的成长困境,可以归结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大环境,虽然国家在深化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中要求‘立足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研究出台政策措施,探索建立适合不同机构、不同人员的分类评价机制,切实解决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问题。’但在科研单位很难落实,特别由于有些部门管理体制僵化、机制不健全,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够科学,导致一些青年科研人员遭遇了困境。内因是一部分年青人逐渐在与环境的磨合中感到不适应,逐步失去了耐心,也失去了自己。”他强调,“我以为这其中青年人的自身因素最关键。”
作为“过来人”,山东省科学院生物所所长杨合同对张衡的未来表示了担忧:
“中青年是科学创造的‘黄金年龄’,爱因斯坦、杨振宁、李政道等获得杰出成就的年龄均未超过40岁。”但青年人才一旦在最初几年得不到资助,或者客观或者主观的原因,会使其陷入“马太效应”之中,“越得不到项目和资金就越失去获得项目资金的能力和机会,在这种远离课题、远离资金、远离荣誉的困境中,如果青年人没有定力,不能执着坚守,那么他们成长的‘时间窗’就会慢慢关闭。”
走出围城的“钥匙”在哪里?
青年科研人如何避免被边缘化?
舒明雷,2006年山东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山东省计算中心工作。
从2006年至2012年,他曾长时间困惑于如何将科研工作既做出前瞻性,又能得到实际应用,并不断地做出尝试:2006年至2007年,他在第一个团队中从事无线通信应用研究;2007年到2009年,他调整到另一个团队做嵌入式技术应用工作。但这两个研究方向都强调成果的落地,但理论和前瞻高度不足;2009年到2012年,他又到第三个团队中做物联网方向的研究,该方向的社会关注度高,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成果落地不足。六年时间,三个团队,曾让他感到苦恼,但“既然选择了科研的道路,就要坚持和积累”。
机会给有定力、有准备的人。2012年,山东省科学院院长王英龙提出将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结合起来。十几个人的团队中,舒明雷团队率先完成了云健康系统原型架构,做出了第一代样品。现在,以他作为带头人的云健康系列技术已获得总额超过千万的国际、省级支持,并引来投资商关注。他期望的前瞻性和实际应用都得到了实现。山科院领导对这位年轻人的评价是:“计算中心是山东科学院实力比较强的一个单位,他作为硕士从众多博士中脱颖而出,有其过人之处。”
在考取山东大学的硕士、博士之前,37岁的王旭平“曾经背过一年水泥”,干过销售。2008年,进入山东省科学院材料所的他,在没有学术带头人指导的情况下自挑重担,搭建团队。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找准了钽铌酸钾晶体这一材料所原先没有的研究方向,建立了晶体材料实验室,协调研究所逐渐购置各类仪器设备,逐步组建起了一支创新团队。2012年至2014年,该团队每年都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而近三年来,该团队发表SCI EI论文二十余篇。现在想来,王旭平不禁感叹:“没有带头人,正好给我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也是我做出成果来的重要因素。”
舒明雷和王旭平的成长,抛开大环境的影响,个人的价值观才是他们走出科研围城的“钥匙”。对此,杨合同总结出四方面的因素:
“首先,你要沉住气,是金子早晚会发光,舒明雷和王旭平都是这样的代表;其次,要‘干一行爱一行’而不是‘爱一行干一行’,这里面的区别在于很多博士到了科研机构之后发现这不是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就意味着有长时间的适应期,考验着你的定力;再次,要不断的学习。博士并不意味着你是全才,你的专业深度,科研能力是在科研的推进中学习深化的;最后,态度决定高度。在你没有科研项目的时候,你能不能放下身子,以一种为别人打工的心态去‘蹭’项目,参与别人的项目,哪怕是干些琐碎的事情?在你还未获得那个能力之前,这个便是捷径。”
这四点,正是解开张衡们困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