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何忠杰:为了“十分钟”的奇迹
文·本报记者 滕继濮

    ■周三有约

    “学会一些急救方法,不仅可以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自救,更能挽救他人生命。”雾霾笼罩下的北京市玉渊潭公园内,何忠杰不断向驻足的人解释着。

    10月10日,是第五个“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

    这一天,在全国31个省108个城市,共有200多个医疗机构、红十字会、救援组织等共同发起,与各属地及媒体等超过30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了这一公益活动。今年活动主题是“做自己的急救医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发放科普宣传彩页12万份、文化衫800件、科普问卷及图书等2万多份。

    何忠杰,“急救白金理论”的创始人。作为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危重症中心ICU主任,他见过了太多生离死别,“最让人遗憾的是错过了救人的最佳时机,而导致的死亡。”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是医院的本职,这句话在多数情况下是对的。”何忠杰说,可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又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时,身边人如能及时有效地开展自救互救,就能为专业医疗救助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死亡的发生。

    据统计,意外发生后的前10分钟,在救护人员到达前,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把握住这宝贵的10分钟,就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生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何忠杰用“白金”来命名这宝贵的10分钟,“急救白金十分钟的理论基础是由急救空白时间、创伤流行病学、急症死亡流行病学、急救链的再认识、急救时效性规律等组成”。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老山自行车场馆发生了南非教练里昂呼吸心跳停止事件。何忠杰第一个冲到现场,实施并指挥了医疗现场及转运工作,成功现场恢复了里昂的心跳和呼吸,为成功抢救起到关键作用,创造了奥运医疗保健奇迹。

    “急救白金十分钟”其实是何忠杰的一个“副业”,他坦承自己由于忙于日常工作,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其推广。从第一年到现在,“急救白金十分钟”的推广,全是靠学术交流等活动中的朋友等,大家一起凭兴趣和身为医生的责任感做起来的。

    长期从事急危重症领域临床工作的何忠杰,爱琢磨,爱钻研。他提出了“创伤小组管理原则”、“急救的时效性”、“急救时效值”等急危重症救治观点,倡导“急诊—ICU一体化”模式,还总结出有呼吸阶梯管理、8部位16点静脉通路建立技术,并研制了骨髓输液枪、便携式环甲膜穿针等急救器械。

    但最让何忠杰高兴的是白金十分钟逐步获得的认可。“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公益科普宣传活动历经五届,“初见成效,初具规模”何忠杰告诉记者,北京作为活动的起源和中心,北京站活动得到政府科普立项,获得政府、学会科普奖励,政府购买服务等强大政治支持,活动已被逐步培育成北京市的急救科普平台,其它各地区虽不及北京站系统、完善,“但无论哪种都各具特色,为该活动的发展奉献了一份力量,形成了一种文化”。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