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已经检测20多例标本,均已排除埃博拉病毒,其中约有一半是疟原虫核酸。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李德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国疾控部门一直关注、重视埃博拉疫情进展,口岸成为重要防线,遇有可疑病毒标本及时送检,截至目前,中国疾控病毒所尚未检出一例埃博拉病毒阳性。
密切关注 监测能力提高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向妮娟告诉记者,自今年3月WHO判定西非三国疫情为埃博拉出血热之后,我国疾控部门非常关注,一直密切监测、追踪。7月底,疾控部门开展风险评估,在我国入境口岸采取严格措施,阻止病毒入境。
质检总局下发严防埃博拉出血热输入我国的公告,已经在我国入境口岸做了明确部署,发放埃博拉疫情的防控材料,在入境口岸电子屏幕上显示相关信息。同时加强入境体温监测,对有高热、乏力症状的疑似患者转移到适当的医疗机构。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病例发现、报告、诊断、转运、标本采集、转送等多个技术环节,并下发了诊疗方案,以指导医生诊疗工作。
向妮娟透露,通过各口岸排查,在第一时间查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当前防控埃博拉的措施,目前正在重点开展疫区来华人员及留学生的健康监测和管理。
及时发现 疫情报告迅速
如果在我国境内发现疑似埃博拉病例,中国疾控中心会在一天内收到报告,并将标本及时送检,收到标本后,实验室几小时内就会得出结论。
我国有引以为傲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这一系统可覆盖到县级疾控机构,98%的基层医疗机构,87%的乡镇卫生院,用户数达13万。直报系统采取日、周分析制度,能监测识别全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此次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中,中国疾控中心在系统中更新了部分环节,增加了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信息报告、审核、分析、动态追踪管理等功能,并与防控方案同步上线运行。
运用网络直报系统,为口岸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的病人的发现、报告和动态监控提供了可续的信息支撑。
“这套系统是我们及时掌握、研判疫情的基础”,中国疾控病毒所专家表示,“至今已经消灭了不计其数的潜在疫情”。研判埃博拉疫情,这套系统是可靠的技术支撑。
P3实验室检测能力强
疑似病例标本都要送到中国疾控中心P3实验室分析。P3实验室对技术、环境要求高,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几个P3实验室。
“我们做了很多传染病技术储备,”李德新表示,目前实验室检测技术重点聚焦在集成已有的病毒检测技术,建立未知病原体筛查体系和罕见病原体的检测技术,对危害严重但我国目前尚未发现的病毒形成技术和物质储备。中国疾控病毒所能够在72小时之内能完成新发传染病病原体初步鉴别,300种常见和罕见病原体筛查鉴定。
目前,中国疾控病毒所已经建立了埃博拉病毒核酸、抗原以及抗体的检测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埃博拉病多个核酸靶标。“我们能在3—5小时内完成埃博拉病毒实验室检测,为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防治奠定基础。”
相比十年前,我国疾控系统防控传染病能力大幅提升,这得益于三方面,李德新说,“国家对疾控投入增加,我国的传染病重大专项提升了技术能力,中国疾控实验室对未知病原检测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