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视点
日前,浙江省宁海县检察院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案件,潘某等11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宁海检察院批准逮捕。在今年2月至7月短短5个月内,潘某等11人非法生产有毒空心胶囊约9000万粒。这些胶囊中重金属铬均超标,最高的超过正常标准的65倍。
“毒胶囊”对民众而言并不陌生,2012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报道《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制造毒胶囊。这一次还是工业明胶。而且,令人遗憾的是,此次曝光的9000万粒毒胶囊已流入市场,且去向不明。这无疑又是一颗埋藏在市场中的定时炸弹,将会给患者带来多大恐慌。
用皮革废料制成的胶囊,往往铬超标几十倍,而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中国药典》也有明确规定,药用胶囊以及使用的明胶原料,重金属铬的含量均不得超过2mg/kg。然而,9000万粒重金属铬超过正常标准65倍的“毒胶囊”顺利流入了市场,不得不让人对食药监、质检等相关部门的监管提出质疑,究竟是监管缺位还是质检技术不过关,还是其中暗藏什么猫腻或是权钱“勾肩搭背”?
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着实令人担忧,越来越频繁的“毒××”正以极快的速度吞噬着公众对企业甚至是政府的信任和信心。每次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民众和网友们都不禁感叹,为什么没有在初始的质检和监管环节就发现问题,每次都要造成了伤害以后才能“马后炮”?难怪有人调侃,现在的国人经历了各种“毒××”的洗礼,早已练就了一套“以毒攻毒”、“百毒不侵”的“金刚不坏之身”。这样的调侃虽然是一种自我解嘲,但又何尝不是对政府监管严重缺失的失望?
衣食住行是民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现在连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已经变得让人担忧和质疑,原本作为被民众所信赖的质量守护者的监管部门的失职不言而喻。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不仅在拷问着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机制,同时也表明,商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黑心经营者不顾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受利益驱动疯狂侵害人的生命健康权,不仅是对法律的挑战,更是对公众底线的挑战。当年的“毒奶粉”事件令诸多婴儿受到伤害,已成了人们心中抹之不去的梦魇,而如今的“毒胶囊”事件更甚,可以想见,作为重金属严重超标的胶囊,对人的身心会造成多大的戕害。
有破就要有立。根治毒胶囊、打击一切假冒伪劣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要完善行业监管,强化问责机制,加强舆论引导,提升商业道德,等等,但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还是完善法律制度,加大违法成本。正所谓“治乱用重典”,而且重罚食品药品造假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在德国一旦出现食品药品问题,肇事者有可能被罚得彻底破产;在法国如果出售过期食品遭到举报,食品店将立即关门;在韩国制造有毒食品药品者在10年内将被禁止营业……
严于律法,加大惩戒力度,建立商业诚信体系,乃人心所向,发展所需,势在必行!让所有人都依法依规,遵从商业道德,从行为上的不敢失信,到思想上的不愿失信,进而到内心深处根本就不想失信,这才是我们期望的、真正让人放心的市场经济。
先治好“监管病”,才能防止“毒胶囊”如三聚氰胺一样成为又一个“打不死的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