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
发展网络科普要多管齐下
□ 王大鹏

    2014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20年间,网络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方式。美国学者曾在《科学》上撰文,发现90%的美国人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而60%的公众则利用网络获取科学议题方面的相关信息。而我国第八次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也显示,网络正越来越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途径。

    不可否认,科普的战场已经转移到了网上,相关的数据也显示科学信息消费者也转移到了网络之上。Youtube上一个有关纳米四旋翼飞行器的视频可以有700万的点击率,以“科学”为关键词在google上搜索,0.16秒的时间就能反馈2000万个结果。果壳网的日均浏览量400多万次,微信订阅人数高达40万……不论从理论上来说,还是在实践中,网络科普已经成为科学传播的题中之义,并得到越来越多关注。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而在媒体化时代,内容为王,科普知识应该是科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应该是科普信息化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内容,科普信息化才能有加工的对象,也才能有各种呈现形式,从而实现有效的科学传播。有些研究表明,目前一些科普网站的内容存在着同质化,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也表明科普信息化应该注重内容的建设。“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让科学知识在网上流行”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内容,否则科普信息化就是无源之水。

    麦克卢汉的名言是“媒介即讯息”,特别是在媒体化时代,掌握了媒介也有天然地拥有更多信息,因而科普信息化需要关注媒介渠道的拓展,让更多地公众学会利用各种不同的媒介渠道。同时还应对公众进行分众化研究,研究不同群体的媒介使用倾向,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普工作,实现科普的广覆盖。否则虽然实现了科学知识在网上的流行,但是却只符合部分小众的需求。针对各种媒体渠道应研究不同的科普信息化手段和方式,以便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这句话同样适合于科学传播。在科普信息化过程中,科学记者是连接科学家和社会的纽带。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科学传播的效果,特别是在“议程设置”理论的驱使下,他们会左右公众想什么。因而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科学新闻记者也是科普信息化的一个任务。在具备一定的内容和渠道的情况下,如何将科普信息化也需要熟谙科学传播的人才。他们能够将深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等用公众的话语表达出来,从而实现科学传播的效果,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培养优秀的科普创作人才也应该是科普信息化的题中之义。

    (作者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