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刘新红 张启山
■核心阅示
7月1日,由中国铁建铁四院总体设计的南京地铁10号线、无锡地铁1号线通车迎客。
南京地铁10号线是南京第一条过江地铁,也是国内首条穿越长江的单洞双线大盾构隧道地铁。历经4年建设后通车,迎接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青奥会。
全长21.6公里,设站14座的10号线挺进江北,首次实现轨道交通打破长江天堑的阻隔,将南京城市的版图再一次向外围拓展,对引导河西地区和浦口区的发展,实现城市交通与区域交通的一体化具有促进作用。
无锡地铁1号线全长29.4公里,设站24座,是无锡首条地铁。无锡虽为华东地区的交通中枢,但市内交通却受制于现有交通要道。由于受到复杂水系以及市内众多高速铁路、公路的影响,无锡城市道路多为“断头路”,居民出行极为不便,宜居无锡面临交通难题,地铁1号线将承担无锡南北方向的大量交通需求,南北沟通将更为顺畅,极大地缓解无锡市交通紧张的状况。
穿越长江最长地铁:南京地铁
铁四院副总建筑师、南京地铁10号线设计负责人刘学军介绍,南京地铁10号线在江心洲站—滨江大道站区间穿越长江,长约4.2公里,是国内最长、埋深最深、水压最高、直径最大的过江地铁隧道。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盾构机遭遇了极其复杂的地质环境。在严苛的施工条件下,该项目实现了快速推进,盾构机床创造了一天掘进38米、月掘进636米的最新速度,刷新了大口径泥水盾构的施工纪录,为全国同类型的隧道建设提供了依据,成为地铁建设的经典工程。
据悉,随着10号线通车,铁四院设计的江苏省第一条过江隧道“逃生通道”、首套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也将同时投入使用。
据介绍,在10号线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有3列车同时处在过江区间隧道内。为应对列车火灾等突发事故,除了在圆形隧道顶部创造性设置通风通道外,还在隧道内加设中隔墙(防火墙),将地铁列车上行、下行运营分开,防火墙每隔200米设有1个防火门,隔墙两侧各有宽0.7米的疏散平台;一旦单侧发生火情,乘客可穿越防火门,及时逃生到另一侧疏散平台。
与南京地铁1号线、2号线所用安全门主要为防范落轨事故不同,10号线安装的屏蔽门,运用整面玻璃,将地铁轨行区和车站完全隔离,使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相互独立。隧道内的灰尘、雾霾等无法进入车站公共区域;一旦隧道通风系统进入事故灾害模式时,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保持正常运行,即可对事故隧道组织有效的通风排烟;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根据客流情况进行变频运行,比既有车站节电20%以上。
“吴”锡雅韵水文化:无锡地铁
无锡是江南山水集胜之区,是一座充满温情的城市。如何以江南水乡和运河文化为基础,体现 “吴”锡雅韵,成为地铁设计者们的追求。
地铁1号线上的火车站站、三阳广场站和市民中心站,既是1号线也是全网上的重点站。设计者将这三个站定位为“写意—无锡”,将每一站特有的地上环境与历史特色归纳提炼出来,体现无锡的文脉和历史亮点。
无锡火车站站点设计方案是“旅行驿站”,延续交通枢纽的空间概念,活动与空间形成连续性。作为城市中心区的地铁车站,该站设有4个出入口,站厅通过防火卷帘与综合体空间进行分割,使车站很好的融入整个地下交通枢纽中。从建筑功能上看,该站既满足了最基本的交通功能需求,还承担起了与沪宁城际高铁、长途客运、出租车、公交集散场地等城市交通客流的换乘。
三阳广场站则是“城市之心”。作为无锡市的商业中心和几何中心,该站拥有国内公共区域面积最大的换乘大厅,有27个出入口,不但实现了地铁1、2号线的换乘,成为方便市民过街的地下通道,还承担起了串联城市商业设施、整合商业资源的任务。在位于地下负一层的6.6万㎡的空间内,乘客能看到四棵不断变换颜色的巨大的发光树与吊顶“繁星”相互辉映。与无锡火车站采用水波纹吊顶相呼应,该站的顶灯做成了“水细胞”的样子。
市民中心站按照打造华东乃至全国最具地方特色地铁车站的设计目标,根据地处金融时代街区,毗邻市政府特殊的地理环境,站厅设计时取“黑为水,水为财”喻意,结合无锡工业化背景,体现无锡市花—梅花,即选择黑色地面,一大五小梅花顶面,突出表现简洁宏大的地铁换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