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足迹形成过程 |
副强壮足迹 |
■将新闻进行到底
华东发现一重要恐龙足迹动物群。
在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上,可以看到一些大小与人的手掌相仿的足迹,相传,道教著名人物张三丰在齐云山传道,并羽化于此。一些当地百姓认为是张三丰或其他道士练功时在这里留下了手印。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这些足迹其实是肉食恐龙的脚印。恐龙为啥会把脚印留在了道教名山?当地人为什么认为是张三丰的手印?这一发现能解开哪些生物之谜?就这些疑问,科技日报采访到参与这项研究的古生物学者以及相关专家,与读者一起探访齐云山上恐龙的足迹。
——发现——
大约60个恐龙足迹保存于石窟顶面
中外古生物学者日前宣布,他们系统描述了安徽省道教名山齐云山区域的恐龙足迹群,这些距今约7000万年的足迹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化石的研究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者张建平教授、余心起教授、邢立达博士生,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的马丁·洛克利教授,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李建军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在5月6日的《白垩纪研究》上撰文描述了这批珍贵的标本。
作为我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位于徽州盆地、黄山脚下,因其一石插天,与云并齐,故名齐云山。恐龙足迹化石位于山上一处叫做小壶天的景点。小壶天是明代修建的一个石坊,石坊的石门呈葫芦形,里面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一侧是悬崖,传说这里是道士飞天成仙的地方。大约60个大大小小的恐龙足迹保存于石窟的顶面。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石窟,潮湿,是各种昆虫和蜥蜴的乐园,而且还充满了香火的味道,头顶的恐龙足迹触手可及。此前修炼的道士在足迹旁边的岩壁上凿出了通透的孔,用于悬挂物品。石窟最深处供养了道士像,神像头顶已经被香火熏黑,可见该洞的历史由来已久。”邢立达说,“而且由于从小就爱看张三丰的故事,在这个化石点工作起来力量颇为澎湃。”
——释疑——
道家名山,曾经的白垩纪恐龙乐园
齐云山上的恐龙足迹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学者知晓并报道,“前后有几批学者对这批恐龙足迹进行了研究。”张建平教授介绍说,“但始终没有形成最终的报告,此次我们聚合了各方面的学者,耗时两年多,终于完成了这次研究。”
文章中显示,这批恐龙足迹都是由肉食性的兽脚类所留,但这其中却包括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兽脚类足迹,这表明齐云山地区有过多种不同类型的兽脚类恐龙造迹者。“其中一类足迹非常特殊,有着壮硕的脚趾,以及较短的步伐,属于新的足迹形态,我们将其命名为副强壮足迹(Paracorpulentapus),其主人是一种小型的、具有强壮足部的肉食龙。”主导此次研究的邢立达说。
演化出非常多的种类,包括体长仅仅如鸡般大小的恐龙到迄今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霸王龙。“有趣的是,这其中包括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兽脚类足迹,这表明齐云山地区的有过多种不同类型的兽脚类恐龙造迹者。这种丰富的组合并不多见,一个化石点的肉食恐龙足迹一般在1到2种左右。”
“从中国的脊椎动物群组合来看,晚白垩世的恐龙动物群以植食性的鸭嘴龙类—巨龙类组合为代表,其中兽脚类的化石较为稀少,中国东部的发现几乎为空白。安徽齐云山地区多样化的兽脚类足迹组合的发现则表明,该地区有丰富的中小型兽脚类恐龙动物群,在持续数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时空里,中小型的兽脚类恐龙持续繁荣。”邢立达说,“这些中小型兽脚类与植食性的肿头龙类、蜥脚类恐龙一道,组成一个新的动物组合,大大丰富了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的古脊椎动物群。”
个别脚印重叠,给人五指掌印的错觉
由于齐云山上的足迹大小与人的手掌相仿,曾一度被当地百姓认为是张三丰或其他道士练功时留下的手印。“最初考察的时候,我们在洞口还遇到过道士。道士对信徒很是客气,对我们则没有那么友好。他们不仅认为我们的科考是大不敬,还坚信这些足迹就是人手印,比如能看到指甲的痕迹,五个指头特别清楚。”
邢立达告诉记者:“其实,从足迹学上看,兽脚类足迹一般为三趾,但是有个别脚印重叠在一起,让人产生了五指掌印的错觉,因此才有了这样的误会。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了西藏昌都,当地的蜥脚类恐龙足迹被民众误认为是格萨尔王的大脚印,这些例子都很可能表明,部分恐龙足迹参与了中国民间传说的形成,这也是我们研究恐龙足迹时另一个意外的收获。”
此次研究,对邢立达来说“可能是科考10余年来,距离名胜最近的一次”。他说:“在旅游区里考察,自然比茫茫戈壁或蛮荒恶地来得舒服。”
——观点——
足迹化石解开更多的古生物之谜
恐龙足迹的科考价值到底有哪些呢?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研究员告诉记者:“恐龙留下的化石形式多样,有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还有一个就是恐龙脚印,或者叫足迹化石,每一个类型的化石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但恐龙脚印的特别之处在于,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都是恐龙死后留下的,而脚印是恐龙活着的时候留下的,是恐龙生活的一个瞬间。”
“恐龙骨骼和恐龙蛋的化石可能是原地埋葬,也可能是异地埋葬,后者比如遇到洪水将恐龙遗骨冲远,其是否经过搬运是可以通过恐龙骨骼的埋葬状态和与围岩的关系来判断,但恐龙足迹一定是原地的。”冯伟民说,“通过足迹化石,我们可以了解恐龙的分布;足迹的形态可以大致判断恐龙的具体类别;脚印的深浅还能反映出恐龙所处的环境,比如如果脚印很深,表示脚踩的地方是一个土质松软的;另外,脚印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行为的结果,脚印前后的变化有时还能还原恐龙生前的运动状态;通过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的恐龙足迹,我们甚至还能推断这些恐龙是否存在互相搏斗的场景。”
冯伟民介绍说,正是因为足迹化石中蕴含丰富的古生物学价值,因此形成了一个分支学科叫做足迹学。“恐龙生活在数亿年前,想要了解如此久远的时代至今已经灭绝的生物,足迹化石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他说。
此次在齐云山发现的恐龙足迹动物群材料正在被逐一的详细描述,“这对以后的横向对比和进一步讨论是很有利的。”邢立达表示,“该研究大大丰富了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的古脊椎动物群,这也是恐龙足迹学研究的一大意义之一,能快速、有效的复原出恐龙化石稀少地区的动物群样貌。”他表示,未来还会继续研究类似的足迹,解开更多的古生物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