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2日 星期二
仿心肌运动人工心脏有望“解救”更多心衰患者

    文·李 欣

    ■医卫前沿

    4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精密心脏仪器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实验室研究人员探索新型动作技术驱动的仿心肌运动人工心脏,目前已研制出直径60毫米高度40毫米的人工心脏血泵样机,可模拟自然心室的血流运动,从而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使更多的心衰患者聆听到永恒的心跳声。

    心脏移植是治疗严重心衰病人的黄金标准,但是捐赠器官的短缺限制了这种选择的临床应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人工心脏技术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临床。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终末期心衰患者使用人工心脏,两年生存率已超过60%。人工心脏技术正在由为心脏移植提供桥梁向永久心脏辅助的方向发展。

    然而,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人工心脏平流式血泵,虽具有体积较小、易植入、可靠性高等特点,但长期的平流心室辅助会导致患者胃肠道出血增多、内脏器官灌注不足、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血管收缩功能减弱等问题,促使人们认识到平流式血泵并不理想。

    早期的搏动式血泵虽可以提供优异的血液动力学支持,如促进心室重构,减小血管阻抗,提高剩余血流能量,维持主动脉瓣射血等,但受气动或电磁力驱动动作技术的限制,人工心脏血泵一般体积较大,难以植入到体表面积较小的患者中,而且由于耐久性不能满足长期心室辅助的需要,在近年来的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少。

    针对现有人工心脏技术存在问题,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精密心脏仪器实验室从2006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探索新型动作技术驱动的仿心肌运动人工心脏,希望利用新型动作技术的仿心肌运动,在减小血泵体积的同时,减小血泵对血液损伤。

    目前研制出的人工心脏血泵样机,其外形尺寸和美国目前临床应用的平流式血泵尺寸相当;在仿心肌运动的条件下,可输出每分钟2.5升的流量。初步的体外溶血实验和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表明,这一样机具有临床应用的潜能。另外,在研制血泵样机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也开发出气动直接心室辅助装置原理样机和模拟体外循环装置。相关成果已被授权了多个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数量庞大,国内人工心脏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研究人员表示,尽管人工心脏的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一些技术尚待突破,但随着国家对基础科学领域投入的逐年增加,支撑人工心脏的各学科领域将得到长足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心脏的几大关键技术终将会取得突破,人工心脏将会更好地服务心衰患者的需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