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机理揭开

    新华社东京4月12日电 (记者蓝建中)日本京都大学11日发表公报称,该校一研究小组发现,有两种白细胞与尿疹等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恶化有关。这项成果弄清了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发病的部分机制,有望促进有效疗法的研发。

    尿疹等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由化学物质的刺激引起的,患者皮肤会变红并出现丘疹,引发瘙痒。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那种由特定物质引发的过敏反应不同,其详细机制尚未明确。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一般采用类固醇外用药,但有时会产生副作用,如皮肤变薄,红色程度增加等。

    此前的研究显示,白细胞中数量非常少的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与特应性皮炎等过敏反应有关。

    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助教中嶋千纱率领的研究小组注意到,这两种白细胞都会集中到受外部刺激后发生炎症的部位。为了调查它们的作用,研究小组利用基因操作,培育了不同的实验鼠,并在它们身上制造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症状。他们发现,体内不含嗜酸性粒细胞的实验鼠炎症比普通实验鼠轻很多,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的实验鼠炎症非常严重。而不含嗜碱性粒细胞的实验鼠,嗜酸性粒细胞则难以集中到皮肤的炎症部位,这表明嗜碱性粒细胞具有吸引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

    研究小组认为,上述实验结果显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恶化与这两种白细胞有关,利用新成果将有望开发出以这两种白细胞为靶子的新疗法,从而消除类固醇外用药的副作用。

    这一成果的相关论文已刊登在新一期美国《变应和临床免疫学杂志》上。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