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一张张黑白胶片和一帧帧无声图像的世界里,耿道颖教授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得出的诊断与临床符合率高达90%—95%。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她领衔的“基于影像学新技术的脑血管病早期诊疗、预后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创新性临床应用”,近日获得2013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给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三大创新,致力早期诊断治疗
脑卒中,又称“中风”,已超过肿瘤、心血管疾病,在我国死亡、致残疾病中居第一位。
对于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国际国内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方式都是rt-PA溶栓治疗,把血管的血栓溶解,避免脑梗死。由于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病因、发病机理不同,治疗原则和预后等都有很大差异。
耿道颖团队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放射科医生于一炉,便于准确判断病人的疾病类型、疾病程度以及是否需要溶栓治疗。
耿道颖带领团队率先建立头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联合脑CT灌注成像(CTP)多模式扫描方案为基础的脑血管病早期预警技术。项目组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标准化头颈联合CTA的规范化检查方案,突破以往两次扫描才能覆盖头、颈两个部位血管的限制,通过设置最佳扫描参数并采用对比剂智能跟踪自动触发扫描技术,实现一次扫描一次成像覆盖头、颈动脉。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使得评估溶栓适应症更加科学,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率从1.6%提高到9.3%,接近国际水平;良好预后比例达到56.3%,高于国外水平。
传统使用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需要股动脉穿刺,对病人造成创伤;相较之下,CTA具备无创性的优势,避免了病人的痛苦。考虑到病人既要做CTA又要做CTP所接受的射线量较大,耿道颖采取了联合扫描和低剂量的方式,使射线量减少一半。
动脉是人体的血液大通道,动脉瘤正是潜伏在这里的“定时炸弹”。治疗方式中弹簧圈栓塞的方法可使瘤体内形成血栓,避免瘤体进一步扩大破裂出血。小小的弹簧圈价格非常昂贵,同时也考验着医生的手术准确性。耿道颖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运用计算机模拟镜像动脉瘤模型,此举能阐明破裂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又可预测脑动脉瘤破裂风险。
“有了术前计算机模拟,医生就明确知道需要用几个弹簧圈,手术也变得更有预见性和目标性。”耿道颖说。计算机模拟镜像动脉瘤模型为医患双方决策手术方式及选择栓塞材料提供了支撑,有效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的同时,也为病人节约了资金。
病人出现脑出血以后,传统治疗方法是止血,但对于已经流出的血可能造成大面积脑内血肿伴水肿,反而产生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等不良后果。耿道颖团队认为,止血的同时更应注意疏通血管,以避免在不断止血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血肿。她的团队建立了一套氙-CT绝对定量检测脑血流的影像学方法,有力支撑了对于脑出血、脑水肿的突破性治疗理念,为预测脑功能状态提供客观依据。
火眼金睛,看见影像蛛丝马迹
“一个好的放射科医生,应该做到定位定性诊断。不仅要看出问题,还要给出治疗的方向。”耿道颖以此激励自己,熬过一个个寂静的深夜,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在华山医院,凡是争执不下疑难杂症的片子,都要请耿道颖过目。
有一次,一个12岁的男孩脖子剧痛,神经内科医生建议做颈椎磁共振检查,但根据经验,耿道颖判断年龄这么小的孩子一般不会出现颈椎病,怀疑是血管问题。于是,她给孩子做了颈部CT血管造影。结果不出所料,孩子患的是一侧椎动脉动脉瘤,因有破裂趋势当场收治介入手术。动脉瘤第一次破裂造成的死亡率高达70%,若不是及时发现正确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说起放射科的多年坚守,耿道颖很感慨。刚毕业时,成绩拔尖的她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心内科,由于身体素质好被分配到了放射科。纵然有失望,她还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影像医学中。“要有付出,还要有悟性。”她常读病理,坚持总结经验,保持着独立思考,在平凡时日里以热爱“熬”出一双火眼金睛。
尽管功成名就,耿道颖还是一如既往地看门诊、审核报告。四五十岁是一个医生的黄金年龄,她懂得如何利用经验实现医生的价值。“我能给临床带来什么,给病人带来什么”,这是她时刻反思的问题。
临床、教学、科研,哪一项都没有耽误。耿道颖笑着说,用心带好学生,将自己的经验传授出去,亦是造福后代的事。在学生眼中,她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在病人眼中,她是医术高明和蔼可亲的好大夫;在同事眼中,她又是个古道热肠坦诚直率的好姐妹。
爱别人,被爱包围,对人生真谛的深层次理解,使耿道颖活得充实而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