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时间表”成为记者会、代表讨论会等场合的关键词。各种媒体报道也将“全面放开‘二孩’没有时间表”、“养老金并轨已列时间表”、“延迟退休无时间表”等作为标题,放在显眼的位置上。这既流露出人们对于推进改革的急切心情,也表达了人们希望获得一个监督、评价政府推进改革工作的简单、清晰、硬性的指标。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项工作,人们都需要通过某些关键性的指标来衡量工作进展,评价工作绩效。对于复杂性极高的改革工作,人们希望通过若干关键指标就能对改革工作做出测量,对各参与方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作为改革工作的核心参与者和主导者,政府一方面需要把复杂的改革工作分解实施,并确定与之相匹配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结构;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一些明确的、易观测的指标,向公众传递自己的工作绩效信息,以获得公众的认可、提升自身的合法性。
通常来讲,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管理工具,时间表有两项基本的功能:一是工作分解工具,即它可将工作按照事项的轻重缓急和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纵向分解,分步完成;二是工作考核工具,即它通过把事前设定特定的节奏作为标尺,对相关机构、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实践中,除了上述两项具体的功能外,时间表还具有抽象的象征功能,即它能够表达态度——毕竟勇气也好、决心也罢,终究需要有可供其落地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改革过程中,政府使用“时间表”至少可以实现三个目的: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二是驱动政府内部庞大的官僚系统;三是给公众提供政府工作绩效信息,表明政府对于某项改革的态度。
虽然单纯的时间维度,并不能测量出一项改革工作的全部。对于那些暂时还不太清楚其历史演变机制,也不太知道未来应该如何的事项,生硬地给出明确的时间表,不仅无法兑现,更可能适得其反。但是,不把时间作为评价改革工作的唯一维度,并不贬损时间表的三种功能的重要性;当下没有弄清楚、暂时无法给出明确时间表的改革事项,也不意味着将来也不能够、不需要制定明确的改革时间表。
说到底,由于各种各样的局限性,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人们总会处于部分清楚、部分懵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推进改革工作,要有看准了就做的决心,也要有等待事情逐渐明朗的耐心,更要有区分二者的勇气和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改革过程中,对各种时间表的使用和处理,是一件极关键、极微妙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