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晓军)近年来,要在国有企业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健全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适时推动其他各领域改革。1月13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正式明确57项改革要求和任务,充分体现了北京特点及首都特色。
全面深化改革“京版”《决定》充满“京味儿”,其总体目标: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体现中国特色、首都特点、时代特征的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京版《决定》从中央要求、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和首都人民的新期待出发,既把中央明确部署的改革事项落实好,确保不漏项,又坚持首善标准,提出符合中央精神、切合北京实际的改革举措。按照中央“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的改革总体部署,立足北京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具体实际,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力求把北京正在开展的改革和目前已经具备条件、形成共识的改革写深写实,把具备实践经验和已经试点探索的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转化为制度设计,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首都篇”。
《决定》立足北京实际及特点。比如在“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中,就明确提出,研究制定与首都城市性质功能和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负面清单”。在“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中,就社会关心的地铁等公共交通票价问题上,明确要求完善公共交通票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
《决定》力求着重解决突出问题,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破解特大城市发展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重大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呼声和关切,全面深化改革。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研究制定“负面清单”,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不适应市场配置资源要求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制和司法保障机制。同时,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聚焦大城市病:在人口调控方面提出深化研究调控机制;面对“首堵”问题,将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完善轨道交通,优化地面公交线网结构。理顺交通综合执法体系,控制机动车的使用强度;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加强规划、财政、投资、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的协调配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方面提出要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将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调理顺行政执法层级体系,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资源和生态保护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