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适合科研成果生根和成长的土壤,因为科研人员面临着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现实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将可能在科研领域引领其他国家。”今天,2013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机械学家倪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倪军出生于一个青海医生家庭,1982年被选派公费留学生赴美,进修机械工程专业,师从世界机械制造领域泰斗吴贤铭。通过执着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他在30岁获得了美国杰出青年制造工程师奖;31岁,掌舵全美最大的制造研究中心;33岁获得美国总统教师奖;36岁成为密西根大学终身正教授。
1994年倪军回国时发现,制造业被描述成“夕阳产业”。他认为这是对制造业的误解:“人的吃穿住用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不会没落。”自此,他决心要把美国先进的制造业理念带回中国。
近20年来,倪军将美国车身制造2mm工程引入中国,推动了中国汽车车身制造技术进步,使20多个国产轿车车型的车身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合作开展发动机制造2μm工程和薄壁构件微细制造研究,推动了中国汽车发动机制造和燃料电池极板制造技术进步。此外,他先后促成美国通用汽车先进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上海交大PACE中心等国际合作研究基地的建立。
“最令我自豪的事情,是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他们放大了我的人生价值。”除推动中美制造领域合作外,倪军还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中,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搭建起中美两国的桥梁。
2006年,倪军促成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强强联手,成立了中国教育的“特区”——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创造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和体系。经过4年培养,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第一批毕业生中的80%被国际一流大学录取为研究生,选择就业的学生起薪工资比一般毕业生高出40%。
试点教育的成功进一步坚定了倪军推进中国教育事业的信心。他认为,中国高校未来5—10年将迎来“变革期”,将从为企业服务向引领工业界发展转变。“中国高校目前所做的项目存在基础研究不够基础、应用研究不够专业的问题。”倪军说,科研应当对社会有价值,尤其是应用研究要具备相关性,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谈到对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希望时,倪军说:“科研要做出东西,需要沉下心去。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应该做值得做的事情。”(科技日报北京1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