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提高区域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应该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在淮安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姚晓东一语道破了淮安如何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关键着力点。
如何将市委的决策落到实处,淮安市科技局进行了认真谋划,提出了以高端创新资源聚集和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突破,以产学研用相结合为路径,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优势,努力把淮安打造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优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工作思路,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事在人为”,如何能将方案真正变为现实,关键还在于全系统干部职工如何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创新实干。有鉴于此,在市委全会闭幕不久,淮安市科技局迅速召开动员会议,在全市科技系统正式启动开展企业科技助理“挂帮促”服务品牌创建暨加强作风建设工作。
不难发现,在全市凝神聚力提升标杆谋跨越发展之际,科技系统正在努力成为积极推进淮安科技创新突破的“主力军”。
以品牌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科技系统转变作风
所谓企业科技助理“挂帮促”服务,就是从市、县(区)科技管理部门选派业务骨干担任企业科技助理,挂钩联系全市重点科技型企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一起谋划发展思路和规划、排查技术难题和需求、联系产学研合作高校院所和专家、争取上级科技项目支持、落实科技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发展。
“要想确保各项创新决策部署的落实,必须要在转变作风、优化服务上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而服务品牌的创建,正是一个最有效的载体和抓手。”该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如是说。活动的顺利开展,必然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统筹管理。为此,淮安市科技局专门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方案,将企业科技助理“挂帮促”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分为前期准备、培训动员、服务开展、总结提高等五大阶段。
在活动动员大会的讲话中,该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要求全市科技系统围绕四个重点工作狠下工夫。一是在“转”字上狠下工夫。要从过去“下楼”就“上车”转变为“下车间”、“上田头”,从过去的“官员”转变为“服务员”,努力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思路、转变工作职能。二要在“挂”字上狠下工夫。“挂”不能只停留在纸上、挂在嘴上,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行动上。要经常与企业联系,定期到企业走访,要成为企业遇到科技方面的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人,要做对企业科技情况最熟悉的科技工作者。三要在“帮”字上狠下工夫。努力做到帮助企业一起谋划发展思路和规划、帮助企业排查技术难题和需求、帮助企业联系产学研合作高校院所和专家、帮助企业争取上级科技项目支持、帮助企业落实科技优惠政策。四要在“促”字上狠下工夫。努力促进企业建立健全研发机构、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加快创新发展。
经过认真筛选,该市共确定了78名企业科技助理,挂钩联系全市255户重点科技型企业。在经过业务培训后,这些企业科技助理必须每季度至少一次深入挂钩企业开展“挂帮促”服务,并对服务情况做好记录;年内至少要为每个挂钩企业办实事1件以上。
转变工作作风,以更好的服务态度、更专业的理论知识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样的转变,在该市科技系统表现的尤为突出。今年以来,淮安市科技局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系列规定为契机,制定出台了《淮安市科技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十项措施》,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底,该市科技局三公经费支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以上。
转变工作作风,就是要更加的贴近群众,更好的服务群众。淮安市科技局结合省市“三解三促”、“三进三帮”活动的开展,深入挂钩联系村居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在基层,他们结合挂钩点产业特色,拿出14万元农业发展资金,支持农业科技推广。此外,该市还选派200余名大学生作为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助推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同时,由该局牵头组织实施的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实现县区全覆盖,在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省科技厅的充分肯定,其成功经验在广东等兄弟省份获得推广。
以企业需要为导向,全力提升科技系统服务水平
2013年4月,淮安市科技系统市、县联动开展“科技企业上门月”活动,组成40余个服务小组,对辖区内的300余家重点科技企业进行逐户上门,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宣传科技创新政策,排查企业技术需求,指导企业编制科技发展规划,推进企业建设完善研发机构,牵线搭桥推进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等。经过走访调研,共收集企业各类发展难题50多个、技术需求200余项。
带着企业科技发展的需求,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带领企业北上南下,先后赴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及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洽谈,成功促成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来淮设立研究开发和技术转移机构。截至11月份,已先后帮助企业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22批次,对接高校院所30余家、专家近200人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近百个、引进硕士以上人才400余名,其中16人获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资助。
针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淮安市科技局逐条进行认真研究,制定改进方案,层层交办落实,并注重举一反三,努力从制度层面予以完善。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专门印发了《淮安市科技局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十项措施》,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针对企业提出的科技项目申报程序较为繁琐的问题,启动实施了科技项目网上申报制度,减少企业往返;针对企业提出的科技计划项目及资金覆盖面不够广泛的问题,实施了“科技创新券”制度,出台了《淮安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首批为全市835家中小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4175万元,有效激发了中小企业的创新热情。
除此以外,2013年,该市科技系统通过企业科技助理“挂帮促”服务,已累计走访企业超过800人次,为挂钩企业办实事271件;帮助挂钩企业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0余项、资金5000余万元;帮助企业落实科技优惠政策,获得科技税收减免2.1亿元,同比增长72.1%;帮助、支持挂钩企业开发新产品550项,其中79项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1—9月份,帮助挂钩企业申请专利2017件,授权1180件。
以支撑发展为目标,努力放大科技系统服务成效
“科技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报几个科技项目、申请几个专利、建几个平台、获得上级一些经费扶持。”淮安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说,衡量淮安科技工作的成效要从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高度来重新认识,要从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创建的高度来全面统筹,要把打造了多少核心竞争能力、转化了多少有价值的高科技成果、为淮安经济的跨越发展作出了多少贡献作为衡量科技工作成效的尺子和标杆。
6月份,淮安区科技局联合淮安区纪委、广播电台举办以“普及科技政策、服务科技事业发展”为主题的直播节目,区科技局现场解答听众的疑难问题。7月份,清河区科技局联合专利事务所组成专利服务小分队深入辖区科技型公司,为企业提供专利辅导上门服务,向企业宣传知识产权法规,帮助企业挖掘专利资源,并就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主创新成果进行具体技术指导,一次性挖掘整理出100余项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20项。8月份,涟水县成功举办科技合作对接洽谈会,邀请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专家教授40余名,与当地25家企业进行洽谈对接,达成合作意向28个,签订正式协议7项。9月份,洪泽县成功举办了东南大学专家洪泽“园区行”产学研对接活动,东南大学的9名专家与该县14家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县政府与东南大学签订共建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洪泽分中心协议……
“改进作风不能只是停留在嘴上,服务品牌打造不能只是停留在纸上。”淮安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说,市科技局要以服务品牌创建为载体和抓手,从改进作风、依法办事、服务质量、政务公开和清正廉洁等五个方面入手,查找不足,落实整改,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促进机关作风的有效转变,得到服务对象和群众的真正认可,为新时期淮安科技事业发展打造得力的科技干部队伍,为淮安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新突破凝聚要素。
2013年,淮安市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万件大关,预计全年可达12000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预计全年可达110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将超过2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将超过1.5%,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48%。科技事业的快速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7%和10.6%,以市为单位达到省定2003版全面小康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