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史俊斌 本报实习生 蒋冲亚
陕西西安有一个航天育种基地——西安航天育种技术产业示范园,听说那里有一位闻名遐迩的太空育种专家,他就是郭锐。
记者日前走进园里一探究竟。没进园子就有一股浓郁的百合香扑面而来,一块约2000平方米的院子里盛开着白色和黄色的百合花,每株百合高1.2—1.5米,开花20—22朵。“这就是太空百合,身高是普通百合的三四倍,开出来的花是普通百合的8—10倍,”郭锐介绍,目前种植了10余个太空育种的百合品种,几年的试验选拔后,有3个品种的百合比较适应西安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已经开始大面积繁育。另一块地里,花期长达半年的太空孔雀草、产量高达4000公斤的太空线椒也长势茂盛。
太空植物开展览
2011年西安世园会首开先河专门设立太空植物展区。这源自郭锐起草的一份长达32页的《关于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建议书》。
“西安世园会是国际园艺盛会,能专门建立太空植物展区,会大大促进我国太空育种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地扩大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知名度,”他提出的在世园会展示太空植物的想法,很快得到世园会组委会的批复同意。
西安航天育种科技产业示范园于2009年开始规划,2010年动工建设,仅一年多时间就投入使用并向游客开放。示范园建立以来重点从事蔬菜、花卉等太空植物种子的地面选育、鉴定和推广工作。借助世园会的窗口,示范园的名气越来越响。很多游客看了世园会主会场的太空植物后觉得不尽兴,又专门来示范园里看太空植物——示范园也是世园会的分会场。
据介绍,太空育种变异的不确定性恰恰满足了花卉育种追求的“新、奇、特”效果。比如某些花儿只有单瓣品种,经过太空辐射后发生变异,出现了重瓣品种,这让花卉育种者欣喜不已。
示范推广初具规模
郭锐说,西安航天育种技术产业示范园推广面积目前已达到40余万亩,种子推广和航天系列农产品的开发已初见成效,在陕北定边县搞成了小杂粮研究中心,在四川成都成立了有机食品研发中心,和广东中山、揭阳和广西农科院都开展了项目合作。还将打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太空牧场”和“太空农场”项目,同时计划在安康开展“乡村花园”建设。
“今后,西安航天育种科技产业示范园将按照航天育种品牌化、产业规模化、资源组合化、效益社会化的发展模式,逐步完善科技示范、技术创新、辐射带动、信息交流、技能培训五大功能,努力建成拥有航天育种工程中心、地面选育中心、组培中心、农产品加工中心的专业化、产业化园区。”郭锐表示“我们有信心把示范园建成全国最大的太空植物繁育、示范、推广基地。”
打造中国好品“种”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种子的问题。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培育出适合自己国家土壤、气候、国情的高品质种子。”郭锐介绍,太空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卫星搭载太空育种。自1987年开始,我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先后进行了10多次搭载,有1000多个品种的种子和生物材料经历了太空遨游。目前我国的航天育种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在郭锐看来,“航天育种”需要产业化发展,品牌意识很重要,好的品牌在于有好的产品,而好产品的源头就是品“种”。没有品牌的所谓经济效益只是“昙花一现”。
郭锐告诉记者,航天育种涉及我国主要粮棉油及蔬菜、瓜果等作物品种,经国内众多研究单位的育种工作者进行地面种植试验,诱变育成了一批丰产、优质、早熟、多抗的作物新品系,取得了一批可喜的航天育种成果。“去年种出的南瓜重达200多公斤,两个壮小伙子抱不动,但这只是个体。总体上讲,太空植物的产量基本上是普通植物的三到四倍。”
“那太空食品是不是已经可以摆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面对记者的问题,郭锐笑着说:“现在航天育种技术已日益成熟,在向大面积推广的推进阶段,让太空蔬菜走上千家万户餐桌还需要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