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生态化思维打造建筑人才
——南京林大土木院 “四维渐进式”人才培养体系采访纪行
本报通讯员 谌红桃 本报记者 张晔

    金秋十月,记者踏入古城紫金山麓的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只见郁郁葱葱的树林引来无数鸟儿呼朋引伴,波光粼粼的紫湖溪横穿而过,一派绿色生态和谐景象令人心醉。

    当记者应邀来到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学院,采访该院“四维渐进式”人才培养体系时,也能深深地感受这个工科学院浓浓的绿色生态学院文化。

    培养能吃苦、懂生态的建筑人才

    10月,当其他同学挑灯夜读奋力考研时,南林土木院测绘专业大四学生程倩雯却一脸轻松。上半年,她在来自全国十几所985、211高校的几十名优秀大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南京大学2014级唯一的直博生。此外,程倩雯大学期间还以第一作者发表了2篇EI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是学院‘四维渐进式’培养体系使我有了今天的成绩。”程倩雯自豪地告诉记者,大二上学期时,她被幸运地选为特长生后,自主地选择了一名导师,由导师引导她在学院“四维渐进式”体系中一步一步地成长。

    “程倩雯只是我们每年选择的特长生中的代表,导师制也只是我们‘四维渐进式’体系培养制度中的一种。”土木院院长杨平说,根据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环节多,难度大等特点,学院构建了制度维、组织维、条件维、创新维的四维系统,每一个维度下都分有四个子项目,形成了环环相扣的16个子项目。

    “四维渐进式”体系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按照大学生培养目标和认识规律,16个子项目以体验与认知、综合与提高、研究与创新主脉,以由大一到大四渐渐推进,形成一个三环四维的人才培养球面。“每一个学生在这个球面下茁壮成长”。

    “环环相扣的四维系统有一个‘指挥棒’——人才培养定位。作为一所林业院校的土木学院,既要培养学生懂得盖房、修路、建桥,又要培养他们具有生态环保意识,也就是要培养能吃苦,懂得绿色生态的建设人才。”对于学生培养,杨平始终心中有数。

    南林土木院依托南林环境、生态、林学的学科优势,寻求与环境、生态交叉融合的课程,开设了景观生态学、环境工程学、道路景观设计、现代木结构等课程,邀请学校环境院、园林院的老师走向了他们的讲台,还为本院学生开办生态环境类讲座,为盖房、架桥、修高速、建地铁的土木类学生带来生态环境知识的丰厚滋养。

    老师也要过“实验关”

    培养土木工程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非常关键。为此,土木学院将4个专业实验室进行整合,搭建了土木工程类大型公共实验平台,前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了省级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建立了45个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和校企联盟基地。

    “四维渐进式”培养体系里,综合与提高一环主要是在大二、大三完成,核心是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进行。四维中每一个维度都有两个以上的子项目涉及到实践能力培养,如组织维中就有实践教学工作委员会、实践教师指导团、开放、创新实验指导小组等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机制和平台。该院要求学生,大学四年工程实践时间不少于8个月,学生如果理论课的实验部分不及格,那就意味着这门课要“挂科”了。

    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教师是关键,教师也要过“实验关”。该院不但对实验课教师,也对理论课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并有详细的考评指标。此外,该院要求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师同下实验室,并将实验课和理论课老师打通进行教学。学院所有实验员都为博士或在读博士,他们中有25%以上走向了理论课的讲台,而学生做实验时也得到了理论课老师的指导。

    该院实验室建立了网络化、开放式管理信息平台。学生登录这个平台可以预约做实验。实验室不但对校内其他学院开放,还对校外人员也敞开了大门。河海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在宁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也走进了他们的实验室,甚至江苏省质量检测研究院和南京北美木屋制造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该院实验室进行了相关数据检测。

    学生创新研究要打上“环保生态”的烙印

    “我们发现苗子,重点培养,为具有突出才能的学生配备导师,对这一批人,在管理、制度上会开绿灯,要不拘一格育人才!”南林土木院对于优秀人才尤其厚爱。

    杨平介绍,每年他们将会为占全院学生20%的70多名特长生配备导师,并实行学生与导师双选。

    “为了参加全国‘挑战杯’,学校还允许我自己挑选参赛人员,实验室24小时开放,前后投入几万元。”学生陈冬剑说。

    在南林土木院 “四维渐进式”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维中,“陈冬剑现象”常常可见。他们引导学生开放做实验,自制仪器、自主科研训练,把优本生与研究生联动一起培养。只要是学院确认的可行项目,所需费用全部由学院“买单”。

    “创新人才是每一所大学人才培养追求的目标。不仅如此,作为林业大学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我们要追求创新与生态的完美结合,学生创新研究都应打上“环保生态”的烙印!”杨平说。

    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学院老师和学生都形成了关注生态环保的浓厚氛围。学生李知的“江河垃圾漂浮物拦截装置”和陈冬剑的“嵌入式钢筋增强竹结构”项目研究分别授予国家专利。

    “我参加挑战杯的作品是竹秸秆板为墙体多层抗震住宅,就有生态环保特色。”该院大四学生陈斌说,在导师黄东升教授的引导下,他对可再生新兴环保材料的开发利用兴趣浓厚,并以此材料为作品一举夺得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他设计的秸秆抗震板房也顺利获得国家专利。

    南林土木院“四维渐进式”人才培养体系已走过四个春秋。4年来,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结下了累累硕果。如今这个1000多人的学院,每年就业率达100%。近年来共有5名毕业生获“全国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生”,每年全国600所同类高校中仅有20多名学生获此殊荣。4年来,共有200多人次在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力学竞赛等赛事中获奖,学生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