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李秀萍 本报记者 朱彤
今年4月,《兵团党委、兵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兵团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对兵团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犹如注射了一组“强心剂”。
最近,记者采访了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公司、华农种子机械制造公司等兵团几家企业,虽然他们的规模不大,实力也不算很强,但是他们紧随市场,用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技术和产品引领企业发展壮大的做法令人惊叹。
走访这几家企业得出的结论是:只有让科技之花在市场大潮中勇猛搏击,才能绽放出娇艳的花朵。
科技创新:跑到别人前面去的法宝
“不搞研发,别人干啥我干啥,永远跑不到别人前面去。仿造别人不行,只有不停地研发新产品企业才有活力。”这段话是石河子华农种子机械制造公司总经理马明銮说的,也是许多企业老总的心里话。
华农种子机械制造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种子机械的民营企业,规模不大,但是净资产从成立时的20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2272万元;净利润从成立时的10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81万元,靠的就是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说起科技创新,华农公司总经理马明銮深有感触。1994年,还是国有企业领导的马明銮被八师派往美国考察种子机械设备。回来后,马明銮开始研究琢磨种子机械。不到两年时间,试验成功了“棉种过量式稀硫酸脱绒设备”,并申报了国家专利,硬是将美国同一产品的销售商从中国赶跑了。目前,我国所有棉区都在用这种设备,性能一样,价格却仅为进口设备的八分之一。
尝到研发甜头的马明銮下海自己办起了种子机械公司,凭着自己大学学到的工程机械专业知识,又将“棉种过量式稀硫酸脱绒设备”改进革新为“棉种酸溶液脱绒机械”,产品销售到南北疆和内地部分省区。
企业越做越大,但是马明銮最看重的还是研发。公司提出:科研要超前,技术要先进,产品要新颖,附加值要高。公司于2001年成立了兵团第一家种子机械研究所,专门做种子机械研究,还不断争取到八师、兵团、国家的项目支持。马明銮说:“现在,公司基本可以做到每年有三四个专利产品问世,而且做到成果出来一项转化一项,决不闲置。”
现在,华农公司有6项专利获得国家授权,公司生产的产品有棉花、粮食两大类40多种,新疆市场占有率达到70%,在内地50%,还出口到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产学研相结合:形成强大的一体化的综合优势
产学研结合是目前企业、高校、科研单位采取的取长补短的最好形式,也被兵团许多企业借鉴。
兵团唯一一家专业从事节能节电及光伏系列产品研制、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疆希望电子有限公司,积极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将产学研结合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转换为产品并投入市场,为公司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希望电子公司与西安理工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不仅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院校在科技研发方面提供实训的平台及创新空间,今年双方还合作研发了“微电网运行光伏发电逆变器技术的开发”项目。
希望电子公司还与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充分将公司的科技研发平台、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与英威腾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广泛的市场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技术研发与市场营运的直接联盟。目前,双方正在开展高低压系列节电控制装置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方面的合作。
增加研发投入和专业人才比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没有创新投入、没有技术队伍,就谈不上技术创新。在兵团部分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当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研发人员总数占员工总数比例在20%以上,远高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R&D)经费支出和科技人员比例。
国内唯一一家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晶片产业化的企业——新疆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毫不吝啬,近两年R&D投入999.7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8.2%,有力激发了研发后劲。
企业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公司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创新人才开发机制,建立了技术培训体系,与高校建立了招聘创新人才机制,举办科技讲座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委派技术人员进入中科院物理所培训,着力培养自主创新团队,建立自主创新的人才梯队,挖掘自主创新人才潜能,使科技创新在人才上得到保障。
天科合达蓝光半导体公司还建立了人才引进及激励机制,面向国内公开招聘科技人才,实行择优选聘,开发流动、能进能出、人尽其才、按劳分配的适合市场经济的管理机制,实行工资总额及奖金与效益挂钩的分配原则,吸引了大批国内顶尖人才为其服务。
华农种子机械制造公司设立有两个科研机构,一个是种子机械研究所,一个是农业科技开发中心,一共有科技人员30多人,占员工总数的41%,公司每年从净利润中提取15%至20%作为科研开发经费。
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公司对内部科研人员,除按时为他们缴纳“三金一统筹”外,还按职务高低、贡献大小给予住房面积补助;对就业、就学有困难的家庭给予资助;享受“半年涨一次保底工资”的待遇;给连续在公司工作8年的科技人员赠送股份;定期、不定期外出学习、深造、培训。
在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氛围里,华农公司的科技人员竭尽全力为公司服务。靠自学考取国家注册会计师、在公司工作了近20年的郭广,近年有沿海公司出年薪30万元聘请他过去,他舍不得离开华农,没有去。去年,公司奖励他10%的股份,并聘请他为公司总经理。毕业于西安理工学院的陈强,去年研发的“移动风筛式种子清选机”获得八师石河子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得公司重奖。他说:“在这里,公司很重视研发,干起来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