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由而美丽》 黎戈 著 |
文·雅倩
乐享悦读〉》
在《因自由而美丽》之前,并没有读过黎戈。然而,这没有妨碍我在书页的翻动中细细品味像她这样的一位女子。
同为热爱文字的女性,黎戈看似简单而又平实的日常的生活状态,对我来说,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早晨起来“烧水、煮茶、翻书、散步、买菜……穿行在林荫道里,清风徐来,清凉无汗”。傍晚,在小区外围那条路散步,“熟人寥寥,能专心沉溺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悠闲惬意的光景,想来如此贴近生活本来的模样,却因为我们无福消受而愈发显得飘渺虚幻起来。
不能从现实生活上贴近她,我便开始在文字描述的点滴中,找寻自己和她的同好与异趣。这样想着,一个散发着清雅香气的女子似乎就站在了我的面前,喜爱晚秋和梅雨季、喜爱蓝印花布、喜欢收集植物图册和野菜谱、对蚊香的味道着迷不已。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女子,我想,自己大概是愿意陪伴在她的身边。
既然是要说说手边的这本淡绿色封面的集子,我在此力求详尽地勾勒从未谋面的作者的面貌似乎是多余之笔。不过,就像黎戈在书中所说:“文字也好,书也好,建筑也好,在我看来,它们的价值,就是能与生活发生生动的关系。什么美感、深刻、优雅……通通是附加值,我不关心。我看到的,是它们背后,一个个生根、发芽、长叶的,朝气蓬勃的人。”这段话同样可以用来解释我为何不惜笔墨地来想象文字背后的这位女子。
她在书中坦言,自己阅读口味的排位是:“最爱小说,其次散文,访谈录,偶尔看评论,从来不看诗集和戏剧……原因很简单,愣是看不懂。我热爱线性逻辑和完整情节,意象一跳跃,我就踉跄了。”从集子里收录的多篇作家作品评论中,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其实,看这些文字,倒更加像是在参观中外女作家的画像陈列室。几乎所有活跃在当代文坛的女作家,黎戈都有关注。因为女性之间的感同身受而喜欢读女性的文字,那是自然,我也如此,不过,像她这样广泛涉猎,而且每每都是抱着通读此人所有文字的信念并达到目标的人,实属少数。
如此细数下来,我与黎戈的差异似乎很大,其实,也不然。在关于南京城的叙述中,终于找到了我们的契合之处。我虽不是南京人,也非在南京长期生活,然而曾经的到访,所带来的回忆却和黎戈笔下的画面与色调那么贴近。她在文中曾多次提到南京的先锋书店,也是我自己关于书店的故事中所不能缺少的一环。黎戈说,南京色是苍绿和灰白。因为“南京最长的两个季节,就是冬夏。冬天是冰雪斑驳的水泥建筑,夏天是浓荫密布,也是灰绿二色。”而我所认识的南京也正是这样的。
南京之外,书中的《恋恋旧书》一文则更令我欣喜。自小爱书成痴的黎戈,青春岁月与书相伴的日子的情形竟与我如此相近:“我漫长荒芜,寸草不生的青春期啊,就是在这么一点点,像蚂蚁搬家一样,把书店的库存,变成我书架的藏品,再消化成我脑子里的养分之间,过去了。我埋首其中,没有恋爱,没有艳遇,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段话,真真说出了每一个爱书的男男女女的心里话。然而,那些唯有与书相伴的日子,却也造就了如今的我们。看似寂寞孤独的时光,其实也是饱满而又充实的。
从《因自由而美丽》中,你终究可以发现一位像她这样的女子,可以发现自己身上所独有的属于女性的气质。或者说,读这些文字,我们多少可以学会如何做一名更好的女子。就像书中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认为的那样:“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为自己的模式增光添彩,而不是纠结于底版的欠缺。”身为女子,我们似乎更加应该懂得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