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6日 星期四
数创新人物 看宝钢文化
——追踪宝钢人才培养之道

    宝钢的空气,弥漫着创新的味道。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小组近8000个、共完成课题近2万项,实现成果1.2万多项。形成技术秘密达7000项,申报专利4000多件、授权专利近3000件、形成了碳钢、不锈钢、特钢三大产品标准系列,累计主持修订了91项国家标准,确立了在冷轧板钢国标领域的主导地位。正是创新的力量,造就着这一项项累累硕果。

    在宝钢,从忙碌于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到埋头研究所探究的首席技术人员,改变的只是角色,不变的是印在宝钢人骨子里的标签——创新。从蓝领创新,到“金苹果”“青苹果”们,一批宝钢领军型人才正在国际舞台上漫步。

    把创新融入血脉

    蓝领创新,是宝钢工厂里最时髦的词之一。

    王军,认识他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这小子一拍脑袋就是一个操作法,厉害!”,但谁能想象,当年王军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剪刃组装工,现在他已拥有先进操作法5项、技术秘密24项、技术革新130项,获国家受理或授权专利发明121项,年经济效益超过亿元,成为工人发明家。宝钢的人才机制,正在培育着千千万万的“孔利明、王军”。

    来自炼钢技术、热轧板技术、冷轧轧制技术、冷轧后处理技术、汽车板产品及使用技术五个“金苹果”团队,是宝钢技术研发的精锐部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文波说,“金苹果”计划培育“能够漫步国际舞台的科技领军人才”,不仅是通过机制创新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更赋予他们在本领域技术策划、实施和重大技术决策的使命。“金苹果”团队通过自主创新,结下了累累硕果,开发出一批先进技术和独有新产品,形成发明专利100多项,申请国外专利10项。

    此时,这些光芒四射的“苹果”们在第五届宝钢学术年会会场上忙碌着。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焦四海参与了每届年会学术论文的讨论。“与国际大师的交流合作,提升了宝钢热轧工艺技术研发的高度。近年来,在基于材料特性的热轧工艺模型研发、板带热轧过程组织及尺寸形状控制工艺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一部分技术思路和成果已经走在了国际前沿。”他说。

    为了让“金苹果”更闪亮,宝钢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跨部门岗位交流、驻海外进行技术跟踪和用户服务、学术交流、项目担当、研修培训等,“金苹果”们有广阔的空间去施展才干。同时,给负责人放权,研发项目做什么、不做什么,“领军人物”就是拍板者,管理部门变成服务者,帮助研发者找资源、做协调,让创新团队无后顾之忧。“原本‘十年磨一剑’的技术活,如今加快了一半的速度!”连续两届入选“金苹果”的李山青对此深有感触。

    在“金苹果”的榜样带动下,一批批宝钢人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近三年来,宝钢科技人员向国际一流学术(技术)会议递投论文量,已占到国内论文录用总数的35%以上。宝钢参会人员在国际会议上作主题报告或主持分会场研讨比例逐年提高,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逐年提升。

    与此同时,“青苹果”计划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挑出那些“小金子”,把他们“擦亮”,共同点亮企业未来的希望。

    文化雨露,润物无声

    有一种力量是无形的,却如同磁石一般深深影响着磁场内的“螺丝钉”,这就是文化。宝钢集团副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国胜曾在第四届宝钢学术年会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一个企业不可能真正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而创新文化,早已深深埋在宝钢的土壤里。

    宝钢拥有良好的创新氛围,直属厂部和各子公司间形成了你追我赶势头,并提升了技术创新的内涵。2012年前10月发明专利申请数超过了今年全年的目标申请总数。宝钢每天产生专利4件,48%由一线工人创造;每天产生企业技术秘密6件,40%由一线工人完成。宝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徐乐江说,宝钢的蓝领创新就是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拥有一个以研究院、工程项目和生产现场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协同互动的体系架构。

    员工的创新愿望是一颗种子,有效地激励机制和科研政策是一片沃土。创新力量的背后是一整套创新体系的支撑。“可以说,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只要有想法就行!”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青山说,在宝钢的沃土上,好种子落地就能发芽。

    在激励人才方面,宝钢可谓“独有一套”。早在2003年,宝钢就发明了“技术创新里程累计制”,让科技人员成为飞驰在钢铁产业技术创新之路上的赛马。

    技术人员的成长不再是“学而优则仕”的“独木桥”。宝钢率先提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双通道”发展模式,为一线员工设置技能专家和首席操作岗位,打开了普通工人职业发展上的“天花板”。宝钢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机制和平台,用有效的评估和激励手段来催化企业的创新氛围。奖励幅度从小到10元的“合理化建议提出奖”,到高达100万元的“技术创新重大成果奖”,宝钢每年还会评选“十佳合理化建议”“十佳个人”“曾乐创新奖”。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宽松的“大气环境”助推着每一个宝钢人大胆求新。考量研发人员,宝钢“看进展、看未来”,每年考评目标进度,哪怕重大创新暂时带不来一分钱利润,也会着眼未来,给予激励,让创新更符合客观规律。“要成为全球钢铁技术的领先者,极其不容易,所以亟需一个鼓励创造创新的环境。”刘国胜表示,目前,宝钢上下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共识:没有一次次的失败、一步步的摸索,“人无我有”的重大创新,将无法实现。

    宝钢“汽车板产品及使用技术团队”的领军人物王利说:“创新有风险,但我愿意去挑战,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梦想。” 创新的文化,创新的梦想点燃着宝钢人前进的内驱动力。

    机制是土壤、文化是空气、激励措施是阳光,用心呵护着每一颗“创新种子”。在宝钢,从一线工人到科研人员,每一颗“种子”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找到创新点。

    创新,融入了宝钢人的血脉。创新之路,宝钢人一直会走下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