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矫阳)近年来,曾创出中国筑港技术多项第一的中交一航院,又接连传出科技创新的新捷报,为其科技成就再添新篇章。其开发的“遮帘式板桩码头新结构”技术,使京唐港码头泊位等级由2万吨级发展到10万吨级,打破了传统教科书中水工建设领域“板桩码头因其结构特性,只适合建中小码头”的论断,使得板桩码头建造10万吨级及以上大型深水码头的梦想成为现实。
遮帘式板桩码头的建设,不需要预制厂与土方的大换填,施工工序简单,速度快,质量易保证。同时,在适合建造板桩码头的地基条件下,工程造价比其他结构节省投资10%至30%。大吨级板桩码头的建成,实现了我国港口建设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板桩结构码头的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
10万吨级泊位的建成,解决了制约京唐港跨越发展的“瓶颈”,为京唐港迈向亿吨大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山港随后在京唐港区建设了几个大型泊位,同时,又将这种新结构推广到曹妃甸港区,为唐山港亿吨大港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添加了重重的砝码。
2006年,“半遮帘式板桩码头新结构”、“全遮帘式板桩码头新结构”两项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成套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经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认为该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于2011年获得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此外,中交一航院近年还相继首创“半圆型沉箱”、开发应用了直排式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新结构,以及侵蚀性粉砂质海岸港口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的应用、离岸深水港波浪—防波堤—地基相互作用问题研究等。
与此同时,中交一航院在天津港航道设计中,在国内首次提出“复式航道”设计思想,有效增加了航道的通过能力,为天津港航行管理和实现2020年达到7亿吨吞吐能力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复式航道方案就是在主航道南北两侧各挖一条平行于主航道的万吨级以下船舶单向航道,北进南出,使大小船分流,各行其道。于是,主航道与南北两侧的万吨级航道就构成了复式航道。这不仅方便了万吨级及以下船舶从两侧单向航道进出,且使主航道只剩下30%的万吨级以上船舶航行,大大减轻了主航道的通航密度。
据悉,自1978年至今,一航院荣获工程项目奖和技术成果奖297项,仅国家和省部级一等奖就有83项。目前,公司拥有有效国家专利28项,27项技术成果入选中国企业新纪录,同时主持了近百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