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列为下一阶段科技工作的重点。
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滨湖发展活力。2012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完成4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全区研发经费支出R&D预计达13.7亿元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长4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预计达12件,比去年同期增长69%,每万人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达103人。
下一阶段,我们科技主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区科技工作将紧紧围绕“滨湖转型,创新驱动”主题,全面实施科技引领“七大工程”,全力打造“四大高地”,即科技创新引领工程、科技人才引领工程、科技项目引领工程、科技成果引领工程、科技产出引领工程、科技服务引领工程、科技队伍引领工程,打造创新驱动区域高地、人才集聚创新高地、产业升级示范高地、新兴产业集聚高地。
在实施创新引领工程,释放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产业竞争实力方面,我们将建立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快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创新体制,以更好的政策、法律、制度、资金等支持,营造鼓励创新环境,实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中介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以及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引导企业释放创新活力,以抓好前沿性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带动创新性的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同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发展壮大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规划整合企业各类资源,推动建设重大科技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等企业研发机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以复制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和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为主的重大转变。
在实施人才引领工程,构筑人才聚集高地,领航创新创业热潮方面,我们将重点引进国际国内院士、“千人计划”人才等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人才及其团队,引进一批带规模资金,带成熟技术和创业团队并且短期就会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领军人才。鼓励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企业引进中高级人才。深化“7+1”院校人才交流合作,为“订单式”引进大学生提供平台。鼓励企业建立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培养和造就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懂技术、会管理、敬业精神强的科技专家人才队伍,和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的管理营销人才队伍。鼓励规模骨干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30”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开展合作,建立“千人计划”人才工作站,探索与实践产品、项目、技术、资金、市场等多形式合作。
在实施项目引领工程,以质取胜以新求变,助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我们将创新科技招商思路,拓宽招商渠道,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通过“以商引商”方式和代理招商模式,吸引成长性好、带动性强、支撑性大的企业入驻。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境外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吸引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在滨湖建立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努力成为吸引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的“集聚地”。多方位多渠道开展国际交流,鼓励各园区以清华研究院、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等为依托,与国际高等院校开展合作,促进国际高校成果在滨湖的转化。引导、鼓励企业主动介入早期研发,出资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性原始创新和前瞻性技术开发研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科技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高新产品申报、企业研发机构项目申报、专利申报等科技引领措施,促进企业产业升级转型。
在实施产出引领工程,打造新经济增长点,领跑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将推动一批优势“530”重点企业迅速走出“孵化期”,尽快转入“加速期”,加快步入产业化的“成长期”。引导传统企业加快形态转变和内涵提升,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条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扩大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队伍。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力争到2015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过双百,高新技术企业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超45%。提前达超基本现代化建设体系中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这一目标。继续加大企业、驻区科研院所发明专利的挖掘,2013年全区完成发明专利申请2300件以上,授权发明专利300件以上,全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超14件。拓宽专利转化路径,通过自主运用、转让或许可使用以及资本化、证券化、质押融资等新模式将专利技术转化,最终实现产业化。
在实施服务引领工程,打造平台完善功能,拓宽领域提高质量方面,我们将建立科技与金融的互动机制,积极推进科技信贷体系建设,推动科技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夯实全区科技金融集团化服务的优势与基础。依托市场来拓宽融资渠道、拓宽企业融资方式,建立商业银行、社会风投、社会企业、自有资本等共同投入的资金平台。做好“蠡湖之光”集合信托计划二期5000万元、三期2000万元的发放工作。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为依托,积极推动重大科研设备的共享共用,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将已建平台纳入统一管理,充分利用现有“三创”载体中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优势,结合驻区科研院所的科研条件,在超算、云计算、工业设计、新药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上建设符合八大新兴产业需求的子平台,助推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