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问:哪些群体的科学素养的提升最应该受到关注?
裴新宁: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反映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和人民生活的安康。青少年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后备军,科技创新需要建立于坚实的科学素养基石之上。几次国际科学能力测试表明,我国青少年的基础性科学知识掌握得较好,但这还不能说明他们更知道如何做科学、更懂得科学究竟是什么。近期国际测评数据和国内相关数据均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现代科学观和现代科学方法缺乏足够了解,科学兴趣、科学精神以及对相关职业的期待体现不足,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占优势,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严重阻碍创新力的生长。本书呈现的大量研究表明,在校学习资源、非正式科学教育资源都是影响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导致群体间差异的重要原因。希望全社会更加关心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发展,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包括课程)的建设,让中国的科学学习网络富有活力、为孩子们培育肥沃的科学土壤,让他们从小受到充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的熏陶。
问:当前教育系统比平时更加依赖于互联网,这会不会加剧科学素养获取时的机会差异?
裴新宁:如果我们不注意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做好科学普及,比如建设高质量的科学学习网络和专家支持网络,可能会失去当下时代所赋予的科学素养发展时机。我们要做的不是按照线下模式制作线上课程,满足于对传统教育结构和传播方式的继承,而是要认真研究人的学习机制,识别不同群体学习者的在线学习特征,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加强我们的文化支持,利用多样化的内容、工具和途径等使得学习更有效。
问:科学素养对我们国家的科学教育与传播有什么启发?
裴新宁:第一,加强对科学素养发展机制的研究。我们要树立全面立体的科学素养观,重新审视我国关于不同群体科学素养的观点和实践。特别是要反思中小学课程中对科学素养内涵的界定,摒弃对科学素养定义的断章取义,着力研究和揭示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科学素养发展的因素和路径。科学素养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不清楚的话,测评和发展工作会事倍功半。第二,加强科学传播方式的研究,进一步提升科学传播工作的专业性。一方面确保内容的正确性、适当性和丰富性,另一方面注意吸引受众参与,激发和引导对话、论辩、发现和质疑。科学传播者需要经过专门能力训练。第三,加强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建设。这一点国家需要做好统筹。科学家即科学传播者的信念由来已有,需要为我国科学家提供更适当、更有效的参与科学传播和科学教育的机会和合法性保障。
问: 您翻译这本书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裴新宁:学术翻译更多地是为读者而作,但又必须站在作者(源语言)的立场。原著是研究者写给同领域研究者的,是可以代表美国科技界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报告,文字精达,大量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发现的表述更是简约和技术化。在我国,科学素养日益得到重视,但研究者还是少数,中小学科学教育、大学的科学素养课程等,更多是对科学素养领域一些结论的使用。这两种语境还是不同的。不断地在两种语境之间切换并保持“不掉线”(良好的对接),是本次翻译遇到的最大挑战。翻译时需要对原著中一言带过的单个研究和数据进行原始文献考证,并注意中文表述的直白、准确。做到既不损失学术之严谨,又要流畅和通俗,时常举步维艰。有的表达虽已修改无数次,也依然不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