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引育科技人才 赋能企业发展

    【职业教育】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 讯 员 孙立伟  王纪平  张雪飞

    近日,地处沙漠边缘的新疆麦盖提县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大户吴志友正在对龙虾标苗做技术调控。“我们需要对虾池进行保温设施整备、池底底质处理等,让虾苗更好地适应新疆水质。”吴志友说。

    传授吴志友龙虾养殖方法的,是远在4800公里外的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日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师生团队。

    作为以海洋研究为特色的职业院校,日职一直在思考:如何深耕蓝色海洋,服务区域经济?如何实现技术突破、推动成果转化?他们的抓手之一是引进、培育科技人才。“让人才成为第一资源,成为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力量。”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肖梅表示。

    出台破格聘用条件

    虾青素是自然界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在日职,周庆新带领团队建设了虾青素模式技术平台,攻克虾青素不溶于水、易降解、难吸收、腥味重四大技术难题,实现了虾青素核心技术的多维度应用与提升。目前,他们的成果已在20余家企业落地。今年37岁的周庆新也通过日职重点人才绿色通道,被聘为教授。

    近年来,山东省鼓励用人单位在评价人才时“不唯帽子唯实绩、不唯头衔唯能力”。日职结合自身实际,锐意改革人才选用方式。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对科技人才定义不清晰,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发挥不足等突出问题,日职积极研究科技人才现状,精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发展需求,搭建科技人才评价新标准,将评价结果与职称评聘、引选培用紧密联动。

    记者了解到,日职出台教师岗位聘用破格条件,实行评聘结合、业绩导向、合同管理等改革举措,符合晋升条件的直接聘用,不占岗位指标。周庆新正是因为在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上的出色表现,直接被聘用到教授四级岗位。

    此外,日职党委建立了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和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并设立特殊岗位人才绿色通道、建立重点人才职称评聘绿色通道。近3年,学校引进了316位优秀人才。

    “为赋能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我们专门引进了一大批海洋领域的高端人才。赵璐博士、胡伟博士是典型代表。”日职党委副书记、院长苏海勇说。

    赵璐博士毕业后,在日职领衔搭建了微藻领域教科研与生产融通平台,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微藻种质库,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15家企业,累计为企业创收近2000万元。“90后”博士胡伟在日职从事绿色建筑与低碳技术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目前已获得国家级科研课题立项,还出版了专著。胡伟说,日职发展与人才成长相互成就。

    与企业双向奔赴

    4年前,日职将正在攻读博士后的丁振委派到山东元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公司一起联合开展发酵菌种筛选、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等创新实践。这次合作让山东元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收获颇丰、印象深刻。后来,山东元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日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设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室,与日职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办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日职通过承接企业横向项目等方式,每年选派入企服务人员数量不少于100人。同时,日职聘请多位企业高层次人才入校教学、实践,实现了职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苏海勇说,截至目前,日职科技成果已在40余家企业得到应用,助推2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帮助1家企业成为独角兽企业,孵化新注册企业636家,推动3家企业转型为海洋生物高科技企业。近日,日职正在制定“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开展10项重点任务,旨在将学校的人才资源转化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优势;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资源转化为学校教学科研优势和专业建设优势,全面构建人、教、科、产协调发展的创新共同体。

    此外,日职还围绕创新人才“管引育留”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比如,实施“全方位”管才、“全视角”引才、“全链条”育才和“全要素”留才,在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不断探索。

    据统计,日职近年来共培育省级以上名师、行业领军人才5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教书育人楷模2人,立项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省高校“青创人才计划团队”2个。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