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校企合作助黑土地重焕“青春”

    【院校风采】

    ◎本报记者 李丽云  朱 虹

    “咱们地区的土地干旱,土壤是沙壤土和盐碱土,应该将秸秆覆盖与深松技术结合,免耕播种,这样既能提高作物产量,也能保护黑土地。”6月初,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南部,来自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研究院特聘专家李宪义在田间指导农民时说。

    为保护、利用好黑土地,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联合多家单位成立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研究院,建立教授工作站,着力解决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等核心问题。多年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与农民一道让黑土地再次焕发“青春”。

    推广保护耕作模式

    日前,一场农业讲座在三江平原开讲。“三江地处第三积温带上限,气候条件好,可以采用秸秆翻埋、松耙碎混、秸秆覆盖免耕播种还田的耕种模式。”李宪义说。

    黑龙江不同地区的黑土地都有哪些成分?如何耕种综合效益更好?年年翻耕与免耕模式对土壤成分、墒情有哪些影响?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通过高精度的地理信息采集与精准分析,建立了黑土地档案馆。馆内详细记录了黑土地的分布、质量与利用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黑土地保护耕作方案提供了翔实依据。

    “保护好黑土地,才能得到她的馈赠。”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院长焦光纯说,在试验探索中,学校科研人员持续推动科教融汇,与学生一起摸索农业与黑土地之间的平衡点,在保护黑土地的同时实现丰产。

    “我们建立了玉米‘两免一翻+密植’节本增效轮耕技术模式,并在周边农户中进行推广。”焦光纯说。2019年到2023年,在示范基地,这一轮耕技术模式较常规旋耕的产量提高13.6%,单位能耗产量提高14.5%。

    “学校在乡村中推广使用高犁架中耕深松机械,不仅解决中耕时垄沟内秸秆拖堆、拥堵等问题,还提高中耕深松质量,破解了黑土地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得到了广大农民认可。”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副院长王新年说,这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平台,让他们亲身参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积累了经验。

    研发智能农机具

    走进田间,可以看到智能气吸式电驱动播种机正在土地中穿梭。这台播种机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成为可能。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农机装备分院党总支书记杜长征介绍,智能播种机能够结合田块的土地墒情、施肥量等条件变化,精确调控播种机的播种量、施肥量等参数。同时,由于操作精度高,智能播种机可以避免种植空缺和重复种植等问题,提高作物产出率。

    另一台正在田间作业的是国内首款智能中耕苗间除草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由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和企业共同研发,能够通过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实现高效、精准、安全的除草工作。同时,它可通过感光和探测设备采集农田中作物信息,智能分析判断出苗带和垄沟,通过多种传感器进行智能调控,精准除草。

    杜长征介绍,除草机可实现昼夜作业。经测算,智能除草机除草率大于93%,伤苗率小于2%,有效解决了人工除草费用高,化学除草污染环境、影响作物品质等问题。

    近年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不断推动校企合作、科教融汇,深耕黑土地保护与农机具研发,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平台,为乡村振兴与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