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作品如果不能吸引孩子读下去,是没有传播能力的,所以科普作品一定要有趣味性。图书应该把孩子本身的好奇变成科普的入口,将知识和应用结合起来。
以入选2023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的“藏在身边的自然博物馆”系列丛书为例,科普选题可以来源于自然,来自生活。现在的动植物科普,许多是按照科、属、种去划分,这与孩子的认知规律并不相符。我们要做的是,遵循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孩子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动植物出发,做有温度的自然科普。孩子会提出很多问题,但只有把问题和好奇变成科普入口,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藏在身边的自然博物馆”系列的两套书投入了很多精力,介绍了400多个动植物、绘制了1000幅插画,还将文字内容场景化。每种植物、动物都有与孩子关系密切的场面展示。
科普选题还可以来自科技。“给孩子的科幻绘本”系列丛书曾入选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2018年底,编辑们四处寻找适合低龄儿童阅读的原创科幻故事,发现了“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得主朱惠芳在期刊《幼儿益智画册》上连载的图画故事《阿咪虎星际探险》适合改编为科幻绘本,最后创作了“给孩子的科幻绘本”系列第一辑(4册)。创作期间,我们也作了很多探索。一是坚持从儿童本位出发,故事情节设定结合低幼年龄特点,强化故事的吸引力又不能太复杂,同时将黑洞、虫洞、平行宇宙、量子等丰富的前沿科学知识巧妙地穿插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二是考虑到低幼年龄段的孩子视觉感受很重要,这套书创作了许多科幻大片既视感的画面,让孩子感受科幻之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