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之窗
象棋,原名中国象棋,古称“象戏”,是一种二人智力对抗性的棋类活动,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因而深受大众喜爱。
战国时期,已有象棋记载。西汉刘向《说苑·善说》:“雍门周调孟尝君,足下燕则斗象棋,亦战斗之事乎。”至南北朝,因周武帝亲撰《象经》,使象棋逐渐流行。宋代,象棋便家喻户晓,先后有司马光《七国象戏》、尹洙《象戏格》《棋势》、晁补之《广象戏图》等著作。到北宋末期象棋形制大变革,已定型为近代模式,有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和“将”在九宫之中等。
据文献记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李清照、刘克庄等,政治家洪遵、文天祥等,都非常爱好下象棋。而在当时宫廷内设置的“棋待诏”中,象棋手竟然占了一半以上。民间也有“棋师”专业者和专制棋子和棋盘的手工业者。明清时,涌现《适情雅趣》《橘中秘》《梅花谱》《竹香斋象戏谱》等诸多著名棋书,堪称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32枚棋子红黑各半。红方以帅统仕、相及车、马、炮各二,兵五;黑方以将统士、象及车、马、炮各二,卒五。棋子活动场所,叫棋盘——长方形平面上,绘有9条平行竖线和10条平行横线相交组成,共有90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棋盘中间空白地带称为“河界”,通常写有“楚河”“汉界”字样。棋盘两端画有斜交叉线而构成“米”字形方格的地方,称为“九宫”,是将和士的活动区域。
对弈时,由执红者先行,以后双方轮流各走一步,直到分出胜负或走成和局为止。走棋一方将棋子从棋盘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空着的交叉点上,或吃掉对方的棋子后占领其交叉点,都算走了一步棋,双方各走一步棋为一个回合。各种棋子的走法都有一定的规则,比如车要走直线、象走田字格的对角、将士不能出九宫、小卒子不能后退,等等。
象棋基本规则既简明易懂,又变化无穷,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棋子名称有许多来自楚、汉两军,可见象棋也深受历朝历代政治军事体制的影响。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悟出很多深刻的哲理。象棋对局讲究排兵布阵,以对方的将(帅)为目标全力运子做杀,谋求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智力和智慧的比拼、信心和耐心的考验中,有着无穷的乐趣和魅力。
象棋能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千百年来久盛不衰。20世纪50年代后,象棋发展迅速,被列为国家体育竞赛项目。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组织——中国象棋协会成立。几乎每年都有全国性象棋比赛,比如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全国冠军邀请赛、全国象棋锦标赛等。同时在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也得到广泛流传。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国象棋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目前,重要的国际赛事有世界象棋锦标赛、亚洲象棋个人锦标赛、世界智力运动会。
另外,为了满足网络象棋爱好者的需要,各大游戏网站纷纷推出象棋游戏和比赛。在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正式比赛的推动下,我国象棋棋艺水平得以快速提高。
2008年,象棋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这个项目,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将“中国象棋”更改为“象棋”。
作为中国智慧的独特创造,象棋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壤,迸发着无穷的民族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