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1日 星期五
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一线
——张福锁和他的“科技小院”(上)

    □ 陈冠文

    讲述科学家故事

    弘扬科学家精神

    196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出生在陕西凤翔。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他,干过农活,对农民的辛苦有着真切体会。因此,他常说:“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个农民。我对农业一直怀有这样的情结:到农村去、到生产实践中去,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为农业的增产增收作出自己的贡献。”

    技术不能停留在文章中

    2007年,张福锁在河北省曲周县调研时,发现由农大指导的小麦试验田大获丰收,而周边农户地里的小麦产量却不见起色,这引起了他的深思。

    2008年,在一次学科发展研讨会上,张福锁说:“我们不能光在国际上发文章,老百姓读不懂我们的文章。我们能不能到农业生产一线去,到老百姓身边去看看我们做的技术有没有用?让科研成果真正惠及老百姓。”

    2009年,时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张福锁,决定把科研和教学搬到生产一线。他带着团队的老师们,走出校园,走进乡村,去寻找生产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把科技带到农家小院

    那一年,张福锁和他的团队分三路进入乡村。他们的第一站是曲周县白寨乡,那也是石元春等老一辈科学家改土治碱的地方。他们把村里一个废弃的小院改造一下就住了下来。白天,他们下地和农民一起劳动,指导生产或做田间试验。晚上及农闲时,他们和农民一起聊天,向农民传播科学知识。

    不久,他们的小院就成了乡亲们咨询、聚会的地方。后来,乡亲们对张福锁说:“你们把科技带到了农家小院,这里就叫‘科技小院’吧。”从此,“科技小院”便被广泛传播开来。

    真正进入乡村后,张福锁和团队才知道研究和实践完全不同。一位同学在地里发现,农民用舌头去尝肥料,以此辨别肥料的真假。同学和老师们知道后都大为震撼: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大家学过很多专业的辨别方法,但到了农田里,这些都没法用。从那以后,团队的老师和学生们决心在生产实践中去发现影响当地产业的关键问题,然后开展技术攻关与集成创新,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白寨“科技小院”被乡亲们“命名”的当年,这个乡的夏玉米都增了产,示范方平均增产16.8%。随着“科技小院”作用的凸显,越来越多的师生住进了这个小院。一年时间,他们走遍了曲周县的342个村。在农民家中、在田间地头,他们面对面、手把手地将科技送到农民身边。

    “科技小院”遍地开花

    此后10多年,“科技小院”的师生先后在曲周研究或引进冬小麦、夏玉米、西瓜、苹果、葡萄、棉花等作物的高产、高效技术37项。仅小麦深耕技术一项,就使当地小麦产量平均增产6%。

    与此同时,张福锁和他的团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先后在吉林、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北京、安徽、四川、重庆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269个“科技小院”,研究涉及小麦、玉米、水稻、西瓜、菠萝、香蕉、苹果、葡萄等多种作物,创新技术170多项,培训农民10余万人次,带动2000万农民在5.6亿亩土地上实现增产增收。

    现在,“科技小院”已成为了解“三农”需求,抓准生产关键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进行技术集成创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与此同时,“科技小院”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服务,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

    (作者系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