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 视觉中国供图 |
非遗文化之窗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雷公山麓,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寨内依山而建的一栋栋清一色吊脚楼或半立岩崖,或半悬空中,远远望去,仿佛“天上楼阁”耸立在云霄,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吊脚楼是苗族特有的古老传统建筑,分为半吊脚和全吊脚两种形式,一般有三层。底层因潮湿而不住人,主要用于堆放农具及肥料,圈养家禽牲畜,或用作厕所。二层才是苗家人居住的地方,有堂屋、卧室和厨房等,堂屋即迎客厅,以款待亲朋好友。两侧则为卧室或厨房,宽敞明亮,门窗对称。中堂前檐下,有造型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成为整栋建筑最显眼的位置,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美其名曰“美人靠”,着实为楼阁增添了几许浪漫色彩。这便是苗族吊脚楼的独到之处,其功能酷似现代建筑的阳台。顶层则用来存放粮食。
史料记载,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和自然两方面的原因。苗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传说其始祖是蚩尤。涿鹿之战后,苗族先民开始从黄河流域向西南迁徙,历史上经过五次迁徙,现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地。苗族先民迁徙至黔东南地区后,为了适应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受到耕地资源少、山高坡陡的地形特点等客观因素影响,开挖地基修筑房屋极为不易,加上气候潮湿、多雾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同胞便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构筑起这种极具特色的木楼——吊脚楼。一代代苗族工匠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将祖先的造房艺术发扬光大,吊脚楼便在苗族地区沿袭下来,历经千年不衰。
建造住宅时,选在30―70度斜坡陡坎上,在传承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创建了穿斗式木质结构吊脚楼。每栋木楼的屋基用石块堆砌而成,坡度越陡,屋基也就越高。为稳固起见,屋基还分两级甚至三级,依山就势。下级竖较长柱,上级竖较短柱,使前面半间楼板与后面半间地面平行,形成半边楼。每排柱的最外一根自上而下截齐上屋基处,形成吊脚柱,“吊脚楼”因此得名。
每栋楼房就地取材,用从山上砍来的木料,凭一把斧头、一把凿子、一把尺子、一根墨线,就把吊脚楼建好了。建造过程中,匠人巧妙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穿榫合接将整栋楼框架连起来,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不用一钉一铆,衔接无隙,丝毫不差,结构严密坚固,构成了吊脚楼的主框架。屋檐、柱子端和前门上方沿用古老的传统制作手法,或雕龙画凤,或雕刻葫芦及花、鸟、虫、鱼等图案。房顶铺青瓦,脊梁顶用瓦块砌成“龙脊”图案,两头翘角,中间饰以“龙宝”,远远看去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房屋历经百年风雨不倾不斜不倒,堪称独具匠心,巧夺天工。
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保存和积淀了几千年苗族建筑的精湛艺术,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苗寨吊脚楼是一种房屋撑柱悬空不落地,具有简洁、稳固、防潮的优点,还能节省耕地和建材。在结构、通风、采光、日照等诸多方面,都优越于其他建筑形制。顺应山势,不需要改变山形,却又虚实相间,实处依傍大山,虚处空灵通透。这正是苗族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让人不得不赞叹苗族先民的智慧和审美。2006年5月,“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作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典型代表,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更好地传承与保护这些凝聚着苗族人民非凡智慧的手工技艺。
历代苗族能工巧匠的精心设计,搭建出古朴美观的吊脚楼,其因险凌空的顺应之美、亲切和谐的比例之美、灵动轻巧的造型之美和活泼别致的构图之美,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