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3日 星期五
弘扬科学家精神 培育创新沃土
□ 王志成

    《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大力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大力弘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在高校如何发掘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成为一篇重要的命题作文。

    作为胡焕庸线以西唯一的“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兰州大学承载着西部创新的重要使命。时至今日,兰州大学更需要挖掘、继承、弘扬在其发展历史乃至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科学家精神。

    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底色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爱国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底色。没有爱国精神,我们难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自强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之初,海外科学家们纷纷放弃国外优渥的待遇,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毕生心血。科学家热爱祖国,投身祖国建设,这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底色。

    郑国锠院士是原兰州大学生物系系主任、著名植物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他身上展现出了科学家的爱国情怀。郑国锠于1950年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第二年,他怀着回国报效的心情,谢绝导师再三挽留,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来到兰州大学。从1951年4月至2012年10月,郑国锠在兰州大学生物系工作61年,他不畏艰苦条件,将毕生精力投入兰州大学生物系的教学和科研事业,为兰州大学的发展、为甘肃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真正的创新是“从0到1”的突破,科学研究重在“举一”,其次才是“反三”。创新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将自己的成就归因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能够找得到巨人,爬得上巨人的肩膀,站得住脚跟,这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的“巨人”指的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科学研究的积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突破。

    兰州大学任继周教授是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首位草业科学领域的工程院院士。为推动草原学向草业产业的转变,他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一个草原系,将草原学科从二级学科推动为一级学科。任继周提出了“藏粮于草”理论,为了提高草产量、质量,让牛、羊产出好肉、好奶,他攻克了很多科研难关,众多研究成果至今仍在应用。他和团队研制出了第一代草原划破机——燕尾犁,让高山上仅有两三寸高的草长到了半米左右,草产量也提高了4倍。他带着团队开展划区轮牧、季节畜牧业的实验,成倍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

    甘为人梯的育人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外延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科学的发展既需要科学大家的引领,同时也离不开团队和后人的协作、跟进。比如,量子力学的发展就是一众科学家努力的结晶。科学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又成为科学创新的土壤。

    兰州大学李吉均院士,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教书育人的“大先生”。李吉均院士主要从事现代冰川与第四纪冰川、黄土沉积与地貌演化、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对东亚和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等研究。他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全都献给了祖国西部。李吉均在兰州大学被尊称为“大先生”,他的3位学生秦大河、姚檀栋、陈发虎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四院士”的学术佳话广为流传。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不畏艰难、埋头苦干,在长期坚守奋斗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宣传科学家精神的同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科学家对行业的贡献。我们也需要立足于科研,讲出他们的故事,让普通民众感受到科学的魅力,通过小小的例子,铺开科学大道。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科学素养,形成爱科学的风气,有利于为中国的科学创新培养肥沃的创新土壤,以及培养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家。

    (作者系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党委书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