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讯(记者吴桐)国际期刊《BMC医学》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游离糖即添加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果汁中的糖分摄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越高。这些发现为全球饮食指南中将游离糖摄入降到每日摄入能量5%以下的建议提供了依据。
论文作者分析了英国生物样本库中至少完成过两次饮食评估的110497个个体数据,对这些个体进行了约9.4年的追踪,在此期间4188人罹患心血管疾病。
该论文介绍说,总碳水化合物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结果不相关。但是在对碳水化合物的类型和来源进行区分后,论文作者发现从食物中摄取的游离糖越多,包括甜饮料、果汁和甜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每日摄入总能量中游离糖占比每升高5%,总心血管疾病风险便会升高7%,其中心脏病风险会升高6%,中风风险会升高10%。另外,每天多摄取5克膳食纤维,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便会下降4%。
论文作者指出,将游离糖替换为非游离糖,即大部分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糖分,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或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论文最后总结说,并非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在研究心血管健康时,碳水化合物的类型和来源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