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让更多人爱上科幻,参与产业发展
□ 艾天华

    聚焦中国科幻产业

    我第一次参加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简称星云奖)活动是2012年,我记得当时是在四川科技馆举办的,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星云奖已经成功走到了第十三届,可喜可贺。

    十年前,星云奖和科幻活动非常小众,会场里人头稀疏,也没有什么媒体关注。而现在,中国科幻文学出现了难得的繁荣景象,这是中国科幻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国家的发展壮大在文化领域的一个体现。

    华语科幻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小众文学的处境,并没有走出自己的圈子,也没有形成可以对更广泛的社会公众持续形成更大影响力的文化元素。举例来说,《流浪地球》成功上映并且引起广泛好评和社会反响之后,华语科幻人热情高涨,以为华语科幻电影的春天要来了。但是,4年的时间过去了,再没见到比较成功的华语科幻电影。

    为什么说到了科幻电影?因为相比于纯文字的科幻文学作品,科幻电影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大更强。科幻电影对于促进科幻文化仰望星空、未来视野、忧患意识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发展华语科幻事业,推广普及科幻文化和科幻精神,电影是必须借助的渠道和手段。

    那么,为什么《流浪地球》过去4年了,还没有新的比较成功的科幻电影出现呢?有人说,这是因为科幻电影制作难度大,投资大风险高,影视人不愿涉入科幻题材。这个说法我不认同,即便国内电影人的制作技术水平不足,但也可以借用外力解决,《流浪地球》的制作就是借用了一部分好莱坞团队的力量。

    至于投资大、风险高,我也不认同。国内拍摄完成的传统题材电影,投资额少则千万,多则过亿,投资额不可谓不大,而上映率仅有20—40%,风险也不能不说高,那为什么影视人仍然热衷于传统题材而不愿意涉入科幻题材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前面说到的科幻仍然属于小众文学的问题。喜欢科幻、热爱科幻、愿意传播和宣传科幻的影视人还是太少。科幻人努力到今天,通过科幻书籍、各种科幻文化活动和科幻电影,只是让原本不知道科幻的人知道了科幻,科幻人还没有做到让更多的人喜欢科幻、热爱科幻,更没有做到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科幻、传播科幻。

    这就是科幻人今天新的使命所在。

    在努力扩大科幻影响力的同时,科幻人还有一个新的努力方向,那就是,既要到科幻圈的外部寻求认可和热爱,我们更要在科幻圈的内部加强实力建设。近年来,除了星云奖的主办方,国内还涌现出一批主办科幻活动、传播科幻文化的组织和企业,大家都在想办法发展壮大。我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我们不仅要促进科幻创作,还要发展科幻产业。如果科幻圈诞生了实力强大的科幻产业企业,具备了投资能力,我相信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投资到科幻电影和更多的科幻产业里。所以,科幻人要团结起来,共同孕育和发展从科幻创作、传播到科幻文化产品、科幻衍生品,再到科幻电影、科幻文旅的完整科幻产业链。各科幻组织和作家朋友圈,既存在一些竞争,更重要的是彼此扶持、相互促进,共同做大科幻产业,共同建设我们的科幻命运共同体。这样,华语科幻才有更多的成功希望。

    我们不仅期待,还要创造属于科幻人的春天。

    创作越来越多的优秀科幻作品,推广普及科幻文化和科幻精神,建设和发展科幻产业,是我们的新任务新使命。虽然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持续迈进的脚步就是走向更大成功的希望。

    (作者系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常务理事,本文摘自作者在第十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开幕式上的致辞)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