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时报记者 操秀英
大科普时代正加速到来。
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树立大科普理念,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并明确提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的发展目标。
为何要强调树立大科普理念?怎样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给出解答。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科普工作覆盖了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有关部门、企业、学校及科研机构、广大科技工作者乃至每个公民都有密切关系,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共同完成。
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周忠和看来,大科普格局的形成,是实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2035年达到25%具体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开始使用‘大科普’概念是1990年以后,随着国际科普理念传入中国和‘大科学’概念逐步被接受而出现的。”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副研究员牛桂芹曾做过有关大科普概念的相关研究。她介绍,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5年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深入实施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发布,不仅“大科普”文献增多,而且实践层面在政策推动下也取得较快发展。
事实上,构建大科普工作格局一直是近年来我国科普事业努力的方向。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技术普及司司长吴远彬介绍,首先,科普的法规、政策及协同工作体系日趋完善,国家有科普法,全国29个省(区、市)先后制定了科普条例或者实施办法,国家层面也出台了科普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同时,科技部牵头建立了由41个部门组成的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地方依据有关条例建立了相应的科普工作协调制度。“这些政策法规、工作体系是我们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保障。”吴远彬说。
此外,我国科普事业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投入稳步增长,年均增长8.16%,而且支出结构也逐步优化;科普人员规模逐渐扩大;科普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科普产品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各部门协同联动的科普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在此基础上,《意见》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王志刚认为,为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信息化支撑、市场化运行的大科普工作格局,《意见》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持续完善科普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科普工作统筹协调;二是不断强化关键部门的主体责任,《意见》对科普工作的6类关键部门作出明确要求;三是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公民的积极性。
“《意见》强调树立大科普理念,从整体上为新时代谋划科普高质量发展明确了路径。”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认为,大科普强化党委和政府、科协、学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媒体等各主体的科普责任,强调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把科学普及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对于推进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完善现代化创新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说,中国科协将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发挥好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中国企业公益科普联合倡议等机制作用,探索科普基金、科普奖项、联合公益行动等新措施。组织各级科协、学会积极打造地方行业社会化科普平台,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意见》面向未来,强调科普工作一定要服务大局,要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宝明研究员说,“科普要服务全社会,发展科普事业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大科普格局的形成是目标,也是手段,终极目标还是为了提升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形成全社会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大科普格局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伟大使命。”周忠和认为,只有全社会在认识上自觉拧成一股绳,才能在现实中化为强大的行动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